網頁

2012-09-11

當GDP創下新低之後?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image

    八月中主計處已經公布台灣第二季經濟成長為負○‧一八%創下十季以來的新低。而這份數字跟亞洲國家比較,我們不僅是亞洲四小龍之末,更首次在亞洲十二個國家中敬陪末座,也是唯一經濟負成長的國家。

    當然,很多人把經濟成長率當作政府成績單,高分表示好,低分就表示很差,這是一般民眾的直覺看法。儘管GDP在各國之間是一個可能拿來比較的指標,因此大家會認為政府要不計一切代價把這個GDP分數作高,拿GDP成長當作是政府政策唯一的目標。但真正的經濟學家並不會這樣想,GDP這個經濟數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非常明顯的,他不過就是一個現在經濟規模的總和數字。

    經濟能夠成長,是由於經濟體系中的成員(我們)生產力的提升,所以在短期相同資源下我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進行更多的生產與勞務,但是這與政府是否確實且適當地改善了國民福利或是提升了生活水準,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換句話說,你就算今年所得比去年所得更為增加,但你卻不一定等幅度地提升生活品質。對於政府來說,後者才是一個國家之所以要有政府最關鍵的目標,但民眾沒有搞清楚狀況,不願意深度理解的時候,就會單一聚焦在經濟成長率之上。

    雖然民眾不是很了解GDP的用意,但經濟成長率對於民眾來說也是非常具有話題性與娛樂價值,因為這可以拿來跟我們心目中的競爭國家做比較,如果輸了就在背後鞭打責罵,如果贏了就提升了自我良好的感覺。事實上,智慧的民眾要關心的是更為細節與瑣碎的社會議題,例如教育品質、環境衛生、國家治安等等,高經濟成長率並不能為我們帶來這些安居樂業的基本要素。

    盲目的要求政府提升經濟成長率,或許是為了個人所得,因為亞洲人總是認為只要有了錢,其他事情都不關心了。但經濟學更現實的事情是,GDP就算長期成長,社會中如果沒有適當的資源分配機制,也只會加大貧富差距,其結果跟民眾所想的會大不相同。

    當然一個國家經濟長期的成長是必要的,但是我們要能接受經濟難免有時候就是會出現摔一跤的窘迫狀況,但只要後來能恢復成長,短期的跌倒不過是代表經濟運作必須出現該有調整的時候。縱使中國、菲律賓、經濟成長超過我們,也不會對於我們的國民生活水準有直接不良的影響,因為經濟成長這個遊戲的規則是我們自己與自己比進步的賽局,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給我們的後代一個更豐富也更適合生存的台灣。

    對於證券投資人來說,GDP負成長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消息,因為主計處每年二、五、八、十一月才會公布前一季的GDP,GDP這項經濟數據落後現實情況至少四個月以上。因此,我統計了台灣一九九七年以來公布日與加權股市的關係,前三次經濟負成長的時候,股票市場往往已經先行大幅下跌反應,等到公布GDP開始脫離谷底的時候,股票市場早已經觸底回升了。

圖、台灣GDP公布月份與加權指數關係圖

image

(資料來源:主計處、台灣證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