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09-25

電價緩漲為哪樁?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image

    俗話說只有懶女人沒有醜女人,醜陋的黑金政治也一定需要美麗的衣裝。

    繼證所稅改革之後,政府再度上演面對財團與金主壓力就倒退嚕的戲碼。九月十七日,由馬政府為了「回應民意」而拍板定案將原本十二月份該上漲的電價再度「緩漲」,而將調漲與浮動機制推遲到民國一○二年十月。

     台灣電力設施由國營事業台灣電力公司壟斷,這種屬於公共資源的事業單位被稱作「自然壟斷」,因為它在單一壟斷之下可以得到很強的規模經濟而得到較低的成本。例如電線、高壓電塔等基礎設施不需要由多個電力公司重複鋪設,而對外煤油的採購也可以以量制價,比分散成許多小公司還更有議價能力。而且能源是一種競爭的公共資源,你用掉了別人就不能使用。因此,各國政府在電力與能源市場沒有充分建構之下,都將電力公司納為國營單位。

    許多人以為國營單位就不具有效率,這是錯誤的觀念。事在人為,新加坡電力公司在自由化之前,也是個壟斷國營事業,但其運作品質一直是業界的模範之一。國營的電力公司之所以經營不善,最大的問題就是政治人物與財團會將他們的手干預營運,並侵占國民的利益。而這種低電費的扭曲現象通常會被美化成政府福利之一,但這種看似美好的福利在設計上,卻完全沒有社會福利濟弱扶傾追求分配正義的本質。

    最常見的現象,就是企業財團透過政治人物對政府施壓,然後配合媒體操作逼使政府干預價格,讓電力價格維持低價以降低營運成本。因此台電就成為一個利益分配的可操弄工具,因為電力事業是國營事業的時候,國營事業虧損就是來自於你我納稅人共同負擔。無論如何,工商大老一定會把電價干預這件事情包裝成「照顧民生、降低民眾生活負擔」。讓公眾可以快樂地認同電價緩漲的企業訴求。

    我們更深入思考,電價凍漲這件事情真的是全民得利嗎?我們來看看台灣各行業別的用電結構。我將工業製造單列一項,而將其他與民生相關的製造與金融服務業分為兩項,並且單列民生用電。二○一一年台灣製造業全年總共使用了一○一二億度電,占全台灣總用電七三‧二六%,而與民間消費直接相關用電為二三七億度電,而家庭用電全年為二七億度電。我們也可以看到,歷年以來台灣七成的發電使用都是在工業製造部門。

表、台灣近年各產業別用電比率

image

(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民生製造包含農林漁牧、礦石採取、營造業。餐飲服務包含批發零售及餐飲業、運輸倉儲及通信業、金融、保險及不動產、工商服務、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

     這就形成一種變相的黑金體制,每當政府刻意壓低供電價格的時候,就等同於拿你我口袋先掏出一大筆錢,然後依照上方的比例丟給個別受益產業,其中工業製造分走最多。當然工商大老可以用歪理說嘴,一旦企業獲利降低企業會裁員,而且企業獲利提高民眾才有薪水可以拿。但這兩件事情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任何一個自由的資本主義,政府並不需要保證企業利潤,而企業拿員工就業當做電價調降理由,擺明是一種對全民的要脅。而企業提高了獲利,民眾薪資就增加嗎?你待在台灣那麼久,你自己心裡明白,企業並不會因為利潤提高就馬上增加員工薪資,頂多發放績效獎金,工資則是隨著年資緩慢增加。

    這次電價凍漲也是應了工商大老的願望,他們不管任何政策,老是說景氣不好,現在不是最佳時機,所以政府不該調漲。你看,這套運作模式是不是完全跟證所稅事件一樣呢?景氣不好難道就應該拿民眾的錢來貼補企業?政府的錢在許多地方還可以鋪橋造路、建設基礎設施、進行社會福利,政府支出也可以創造經濟成長,而不是拿來維護私人企業的獲利,尤其是將資源集中在少數的產業之中。

    電價凍漲是一種拿公眾資源卻貼補少數團體的「反分配正義」行為,如果政府沒有錢而必須舉債,就是拿我們年輕人未來的錢去貼補這些人。難怪我們可以看到工商大老紛紛叫好,最好笑的是我們看到在野黨的民進黨台聯黨跟著金主工商大老一鼻子出氣。這就是四、五年級工商大老與政治人物又一次漂亮地聯手達成黑金政治,公然竊取並浪費未來孩子們的錢。

    我看不起民進黨立委就跟我看不起國民黨的政治人物一樣。如果我們努力不批判當代因襲而來的謬誤,未來台灣的後代負擔將會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