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09-17

出國作台勞還是回國當台奴?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image

    一本雜誌加上一篇虛構當事人的文章,就可以把全國搞得犬仰馬翻。

    近期網路上流傳一則「清大高材生,淪為澳洲屠宰場打工屠夫,賺去年薪一百萬」的動人故事,引發網友到處轉載。該故事當事人標榜自己是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的,那他應該清楚明白經濟學是為了讓更多社會資源被充分利用,而不是一門道德學,因此台灣人可以去賺取澳洲人不想要的地上鈔票。

    出國拿勞力換取財貨,這種現象並不罕見,而且不只是現代才這樣,過去十幾二十年前台灣要去美國念書的學生,也經常要到餐廳打工賺錢,賺的錢換算成新台幣雖然比當時台灣鞋廠勞工薪水還多,但美國的生活費與學費卻比台灣更昂貴。

    在這整篇聳動的文章裡面挑逗了至少兩種人性中的負面情緒,一種就是我們台灣人對於「什麼勞」(泰勞、印傭)的歧視心態,因此當代表台灣人的「台」字,後面加上一個被歧視的「勞」字,竟然掀起了台灣人的悲情意識,接著就掀起更多負面情緒,就是自我可憐與自我否定。可見台灣人的民族自信心的點相當低。

    我比較不懂的是,一個經濟系大學生去澳洲準時上下班打工能存個一百萬在那裏自憐個甚麼鬼?台灣還有很多畢業生,其家庭窮到連出國去澳洲賺錢的機票錢都拿不出來,想去澳洲都沒有辦法。這讓我想到以前我們嘲笑權貴家庭孩子的老笑話,一個天真的孩子在學校寫作文,為了要裝可憐寫著「我家很窮,養的狗很窮,連家裡的司機都很窮。」

    況且,澳洲人、日本人、美國人、歐洲人在海外工作也不是罕見的現象。而低工資國家的勞工往較高工資的國家尋求工作機會,這也是由於勞力輸出的提供,去滿足其他國家對於勞力的需求,供給與需求雙方都獲得了好處。這是一種經濟機制,卻不是來自於統治者的逼迫,我們是活在一個可以自由選擇的世界。

    當一個年輕人發現國內的工作普遍「責任制」,在公司加班老闆不用付加班費,規避法規不肯提供健保補助,為了省勞保補助而低報薪資,女性勞工懷了孕在職場上就被歧視,母親休個育嬰假就要被迫丟掉工作。他們見到一個又一個目前四、五年級世代的自私老闆,在本國創造了血汗的工作環境,勞工本來就有權力可以選擇,去一個薪資較高而且準時上下班的地方工作。但人生本來就是權衡的,有一好沒兩好,去澳洲做勞力密集的工作也可能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承受勞力工作所帶來的風險。

    在經濟學的眼光之下,好像沒有任何問題是問題?並不是這樣的,如果我們用錯誤自憐的同情心,我們就會把這種自然的社會現象視為是嚴重的問題,你就會想要要求政府大大的改變。因此,曾經有一個相當偉大的經濟學家馬克思會告訴大眾,能解決這種貧富不均與創造社會平等,透過政府制定工資、物價,並且政府中央計畫各種產業、各種工作,政府主導將所有工作保留給本國人,減少與國際間的對外貿易,就能創造最理想的人間天堂--共產主義。

    在上一個世紀,中國、俄國、德國紛紛進入了共產主義的懷抱,令人驚訝的是,共產主義真的解決了資本主義的所有問題!因為這套理想化的制度,它讓大多數人變得一樣貧窮。

    年輕人,雖然台灣的確已經被四、五年級一代搞得無煙瘴氣,就業環境也被弄得非常糟糕。但謀生本來就困難,在每個時代都一樣,你們其實一點都沒有悲觀的權力,去放棄希望,去自我憐香惜玉,讓自已喪失求生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