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09-24

許我們一個內生型的經濟成長(收錄於蘋果日報9/29 A26)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image

    一直以來政府始終給我們制式又標準的拚經濟答案:「拓展外銷才是根源、末端才是(刺激)消費。」但是民眾始終沒有能力反駁政府這套重外銷,輕內需的錯誤邏輯。

    上一世代的四、五年級生,他們一向認為台灣若沒有外銷就不會有經濟成長。那是他們數學不好,因為縱使我們是個低度外銷的國家,假設我們剛好貿易平衡,這時候光是民間消費與投資這兩項的增加,也可以促使經濟成長。這種不關乎外部條件與政府刺激的成長,我們叫做內生型的經濟成長。

    為什麼會有內生型的經濟成長?它主要來自於社會的稟賦(生產要素)、人力資本(教育)、基礎建設(政府投資)等等各方面改善而導致總體經濟生產力的提升,也是所有國家長期經濟成長的重要要件。台灣透過租稅獎勵外銷企業,另一個好理由是可以扶植工商大老,擴大貧富差距,而立法委員與政治人物選舉的時候就有了財團與金主。

    假設我們長期依靠減稅扶植外銷產業之後,國際貿易終究會達到某個平衡。這時候我們降低了企業一%的稅收,就減少了一%社會福利,我們恢復了一%的稅收,這時候企業就減少了一%的獲利,兩者是沒有太大分別的。

    公司派一定會跳出來反駁,說當政府降低了一%的稅收,他們可以在海外賺錢增加三%的稅入,但這理想狀況要在台灣所有受獎勵外銷企業都能夠在國際上賺錢才有效。例如DRAM、LCD、DVD等等一時興起卻又沒落的外銷產業,我們幾乎可以說有三分之二的陣亡率,很遺憾是的,當我們考慮失敗率的時候,夢幻中的三%額外收入,很可能只剩下一%。而所謂的「中央計畫型外銷產業補貼政策」看起來就沒那麼吸引人了。如果政府忽略失敗率,繼續對外銷產業貼補,其結果就是我們拿了內需的錢去扶植外銷企業,創造了科技大老,而民眾平均薪資停滯不前。很多人誤以為薪資下降是由於外銷企業低毛利競爭,這是全然錯誤的解釋,全台灣有更多的員工根本不在外銷產業上班,外銷企業員工的所得在丟到全台灣市場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而且很大一杯水流進了創業又被獎勵的科技大老口袋當中。要支持外銷也無不可,但政府應該要增加某些特定企業稅,把企業在海外賺來的錢貼補民間內需,或是設立獎勵門檻,針對增僱新員工符合規定之企業才進行補助,抑或是要求企業實踐社會責任與進行更多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國內人才等等對社會具有回饋效果的配套措施。

    現代政府的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濟弱扶傾,將社會中有能力的人的錢拿來使得總體社會福利增加,因此政府不但要創造自由的環境,也要實踐分配正義。只是長年重視外銷產業與供給面經濟學的結果,卻使得台灣消費不振。

    你以為我在隨便造謠嗎?不的,你可以看看台灣內需消費佔實質GDP比重年年下降,我們的平均薪資佔人均GDP也是相同趨勢的下跌,錢被社會中某些人賺走了,而沒有分配到民間消費當中。我們再來看看美國,卻得到一個與台灣相反的樣貌。

圖、台灣消費佔實質GDP與工資佔人均GDP比率

image

(資料來源:主計處)

圖、美國消費佔實質GDP與平均工資佔人均所得比率

FRED Graph

(資料來源:FRED)

    過去台灣很成功地從農業經濟轉型到工業經濟,但轉型到知識與服務型態經濟的過程中顯然出現了斷層,我們的在知識、技術與基礎建設上一直都只有製造業的思維,所以我們產業政策也還是圍繞在製造與生產上打轉,卻鮮少見到本國產品在服務與解決方案(Turnkey solutions)上的創意與突破。

    對於政府來說,在補貼外銷產業與引發內生型經濟成長兩者之間,政府非常容易向財團傾斜,因為搞一個中央計畫產業政策比較簡單,也容易讓民眾看得到「拚經濟」的樣子。若要提升生產力,政府卻要在各方面細節上引導社會改善與進步,很難透過單一政策達成。

    我們在一次又一次四、五年級世代看到這種政治與利益的掛勾,結果卻總是犧牲民眾福利。從塑化劑、來克多巴胺等這種政府為了維護產業利益而忽略全民食品安全這些事件,你可以曉得不管是藍、綠政客,都向財團與企業主傾斜,受害的是他們自己的下一代。四、五年級世代,他們正在荼毒下一代,卻沒有人或任何約束的力量可以阻止他們。

    馬政府,可不可以不要再替財團拚經濟了?許我們一個內生型的經濟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