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01-10

第○章 經濟學要義(4)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image

0.3群眾互相的交易

    經濟是很像是一種生態體系或是某個小宇宙,它本身是一種系統,用來協調並滿足人與人之間的需求,我們身在這個系統中被系統影響,我們每一個人也影響著別人。我們的多數決策,看起來僅僅是針對我們個人的利益,但我們的大多數的決策都會影響跟我們交易的那些其他人。

0.3.1原則五:貿易可以增進參與者的福利

    如果一個蜂巢裡面都是工蜂而沒有女王蜂,或是一個蟻穴裡面都是蟻后而沒有工蟻,那蜜蜂與螞蟻可能很快就會絕種,一個人的肝臟很重要,但如果一個人腹腔當中只有好幾個肝臟,那人也將很快死亡。

     生態圈當中有些物種就是獨來獨往,有些物種就是群居群聚,有些不同物種既會互相合作也會互相競爭,如果你去一趟木柵動物園,你很難評論,到底是大象有競爭力,還是螞蟻有競爭力,是獅子有競爭力,還是麻雀有競爭力,因為就整體生態圈來說,物種之間各有其功用。我們不夠智慧來解釋為什麼大自然會這樣,但我們知道人類的現代的經濟體系也不是一種獨來獨往,自給自足的體系。但人類在幾前年的原始人的時期,就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進,人類不只是知識與科技緩慢進步,在文化與社會體系上也與以往不同。我們的經濟體系發展到現代,已經變成一套非常複雜的社會運作。

    我們見到現代工廠裡面的員工越來越專業分配工作任務,產業的上下游之間也越來越專門化,國家與國家之間雖然在很多方面有競爭,卻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貿易與合作。

    狹隘的軍事競爭其結果是你死我亡,但國家之間貿易並不是戰爭,因為貿易同時讓雙方整體狀況變得更好。的確在現實中,國際間的自由貿易是透過企業與企業的競爭,甚至有時候企業背後還有政府的影子,這種競爭是一種危險平衡,因為不參與的人將失去更多,就跟過去鎖國的中國與現在的北韓一樣。但請特別小心,企業競爭力並不等同於國家競爭力,就像美國是個世界強國,但不是每方面都強;國家並不是只屬於企業與政府,國家是屬於廣大民眾的。顯然開放經濟讓各國的國民得到許多經濟福利,因為那些國家不需要自己生產所有種類的產品,各國只要從事部分自己最擅長的工作能力與國際交換,就能獲得其他的服務與產品。因為有貿易,所以你不需要想吃牛肉就開始養牛、在自己家院子種菜或是自己蓋房子。

    我不知道聽過多少知識分子,自以為聰明,把企業競爭力當作國家競爭力來看待,然後將原罪怪在國際貿易上,認為跟強國貿易是被強國經濟侵略,但這些人又不敢大喇喇地提出鎖國的主張,因為他們心理知道這樣會被嘲笑,因為鎖國就像幕府末期的日本或是九○年代的中國,鎖國只會讓國力更衰退,更沒有競爭力。而那些人,事實上也不懂真正的帝國主義或是殖民主義,那是一種列強欺負瀛弱的主義,透過不對等的壓榨,也沒有建立在交換或是貿易的基礎上,將所有的利益全部拿走,國際貿易是透過買賣雙方的貿易協定為基礎,根本不是帝國主義的運作。

    由於無法完美解釋,所以,他們就轉化論點變圍繞在企業的競爭力之上,展現自己國家的經濟實力,透過企業轉化成為國家的競爭力。聽起來很冠冕堂皇,但回到現實,對於一個消費者來說,如果國外有一種品質更好更便宜而且相同的產品,為甚麼我為什麼要為了愛國家的口號,或憂慮小說情節的經濟殖民思想,來購買較差的本國產品?這一點都不符合個人決策當中的激勵原則。無論如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是複雜而微妙的,在某些方面,他們既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但同時也是我們賴以維生的重要夥伴。

0.3.2原則六:市場長期會走向均衡

    經濟體系的運作,是人類社會活動的表現方式之一。在自然生態中,我們可以看到生物透過食物鏈的運作系統產生某些區域的生態平衡,每種生物的數量不會過多,如果某種生物過多,會有其天敵去抑制過量物種的數量,進而使某些資源不會被特定物種獨佔,免得因資源缺乏而使得生態平衡被破壞,這種生物數量互相牽制而達到某種平衡的時候,就是生態圈的均衡。生物學家也呼籲保持人類應該要保持物種的多樣性,而讓食物鏈不至於斷鍊,而導致生態圈的浩劫。均衡也存在於物理熱力學與化學等等廣泛的自然科學當中,當所有的熱分子達到最均衡的狀態,也就是亂度最大的程度,我們把它叫做均衡;當一個可逆的化學反應在一定濃度、溫度、壓力之下達到均衡,我們把它叫做化學平衡,其特徵就是依旦原有的外在條件被改變,原本的平衡的化學濃度也會隨時間達到另一個新的平衡。自然科學與生態的現象,是經濟學家之所以能了解經濟均衡的科學基礎。

    經濟學家對於均衡的信仰是,當生產者一旦多提供某種數量的商品就會降低價格,而當購買者只要多購買某些數量的產品就導致價格上漲,兩者力量的牽制,使得價格停留在某種穩定的水準當中,這時候就實現了均衡的狀態。但是均衡是一種相當模糊的概念,卻也是市場運作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指引。例如,當經濟學家看到地上有一張沒有被人撿走的鈔票,就會認為這是一種不均衡的狀態,而這種不均衡在短期中會出現,長期來說,終究還是會有人去撿走,而在這短期不平衡與長期終究要走向均衡的空窗期或是陣痛期的過程中,就產生了經濟學家面對短期市場失衡時,政府政策為與不為的理念之爭。在跳入那個較為複雜的世紀爭論之前,我們要繼續了解均衡的意義。

    均衡是當沒有人可以再利用機會,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經濟狀態,例如當所有的停車位都被占滿時,必須要一台車出去才能有一台車進入停車場。均衡也是我們作為預測的重要基礎,我們甚至可以稱經濟學是一門討論均衡的科學。市場現實狀況每一次發生改變,或是對於供給面與需求面每一次不同的衝擊,市場總會達到另一種新的均衡狀態,就是經濟學家預測未來的基本思考方式。因為人們會利用機會改善自己的處境,所以在同一個菜市場當中,某一家攤販決定低於平均價格來銷售蘋果的時候,我們雖然無法準確預測有多少人會從原本習慣的攤商轉而向低價的攤販購買,但你知道很可能降價的攤販會有相較於過去增加更多的銷售量到某種水準為止,而不會無止盡的增加降價攤販的銷售量,理由就是──市場會達到均衡。

    當然這種長期走向均衡的原則,也被一般大街小巷的財經媒體分析人士給濫用,他們所有的預測核心,除了用歷史線圖經驗性的重複發生以外,最重要的依據就是長期均衡的原則,儘管那些財經專家自己不清楚,他們其實運用的就是這個基本的原則。有人說歐洲政府減赤方案,就一定會造成總需求衰退,或是政府增加支,總收入就一定會推升,這種大膽的分析也是來自於探討均衡的改變。但這只是原則性的概論,卻缺少嚴謹的量化分析。畢竟,總體經濟的調整都是在一%到三%之間波動,政府支出的增減不是劇烈變動,通貨膨脹率與經濟成長率也不是大起大落,中央銀行的利率調整也是亦步亦趨緩慢調整,在這種情形下,那用原則性的概念分析,很容易讓我們把眼前的問題過度簡化。

    理論上均衡是可以被實現的,它的理論基礎在於之前提過的每一項經濟原理的總和結果,由於每個人都依照自己的狀況,盡量利用各種可以得利的機會,一旦所有得利的機會被利用完的時候,市場就實現了效率,也達到了均衡。

    但現實中均衡往往不是從天而降的。正常來說,達到均衡要等待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見到,有時候則會出現系統性的失調遲遲無法達成平衡,並不是只要雙手攤著想說不必操心,不必討論,也不必計較,自然而然就會達到均衡。均衡發生的前提,還是要在於市場本身的健全、參與者的活潑性以及制度的完整,才可以讓均衡改變的調整具有足夠的市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