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近期對德國非常感冒「美匯率操縱重炮轟向德國」,到底德國有沒有如美國所說的危害全球經濟呢?
我們知道要抹黑一個人,或是惡意栽贓某人,其實只要說出九成事實,然後杜撰一成虛佞,就足夠成為完美的謊言。美國人的證詞如下:「在許多歐元區國家被迫降低進口和消費需求的節骨眼,德國提振內需的軟弱無力以及對出口的仰賴,結果造成歐元區和全球經濟偏往通貨緊縮的方向發展。」
在我看來大抵上而言,美國人的說法是正確的。可以先看我之前的文章「歐洲財政武士道」。
原因在於哪裡?在於歐元區單一貨幣政策,看看附表一,目前歐元區幾個國家之中,德國通膨率約1.24%、法國0.9%、希臘-1.1%、西班牙-0.1%等等。每個國家的通膨率大不相同,但是由於單一貨幣政策。所以他們歐洲央行控制通貨膨脹的利率工具停留在0.5%,而歐元區區平均通膨率0.7%,顯然還是處於寬鬆的狀態。
你看起來寬鬆,對我來說緊縮
但如果你仔細探究到每個國家,各國的立場與想法大不相同,德國人內部通膨已經來到1.24%,他們德國佬就特別擔心引爆通貨膨脹,但是希臘與西班牙就會大叫說ECB太緊縮了,導致他們通貨緊縮。而且,事實上就是如此。
表一、歐元區各國通膨率
資料來源ECB
問題不只是寬鬆與緊縮的問題,由於各國的景氣週期不大相同,當希臘與西班牙遭受過於緊縮的貨幣政策限制的時候,他們很容易會出現政府財政問題,原因在於緊縮的貨幣政策傷害的經濟發展,導致一場由德國主導的經濟衰退,乃至於消費衰退,消費衰退之後,政府稅收減少,財政赤字就會更加惡化。
其他擁有自己貨幣的國家不是這樣的,例如冰島、韓國,過去也曾經財政違約,但是靠著IMF借款與貨幣以及利率大幅貶值,最後國家恢復了生機。希臘與西班牙就沒那麼好運了,因為他們用著歐元,高過於希臘與西班牙購買力的匯率,以及緊縮的貨幣政策,結局會是什麼?就是衰退再衰退,以至於出現標準的通貨緊縮。就算是辛巴威、北韓也可以靠著發行新法定貨幣以及金融改革來恢復經濟成長。(如果他們政府有大學一年級經濟學程度的話)
財政不協調與政治鬥爭惡化歐洲現況
光是貨幣政策還不足以壞事。正如美國、日本、中國、乃至於台灣,這些單一貨幣國家,如果我們有特別細分各省分的通膨率,也會有這與歐洲相同問題。例如台北的物價與5%通膨率比南投1%通膨率還高,如果我們央行利率介於台北與南投之間,訂為2%,這時候台北經濟狀況就會比南投更加活絡,而南投政府的稅收也會越來越少,甚至出現破產危機。
台灣投資人會這樣就擔心嗎?不會的,因為我們有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會去概括承受南投縣政府的債務。就像美國加州也出現幾次州政府債務危機,也沒有搞到像歐洲人那樣,從2010年搞個歐豬債務危機搞到2013年還沒搞玩。(歐洲人到底在搞什麼東西?)
如果身在歐洲就沒那麼好運了,首先德國人認為「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所以無論希臘、西班牙是否是因為過於緊縮的歐元導致衰退與財政惡化,債務違約,德國人就是要請希臘人、西班牙先砍政府財政支出,縮減公務員薪水,延後退休年齡,然後要求提供國家擔保品,更要求歐洲各銀行吸收歐豬五國債務,等等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
如果這些協商很快也就罷了,偏偏債務協商曠日廢時,一搞就是三年半!消費者信心下降,廠商投資意願縮減,結果歐元區平均GDP成長節節下滑。請問,歐洲到底出了什麼經濟問題才會經濟衰退?是廠商過度投資存貨太多?是民間收入大減?還是出現金融資產崩潰?問題在於德國主導的償債方案過於嚴格、蠻橫。德國人不過就是如此,嚴以待人,寬以待己。
德國人得了便宜還賣乖
當歐洲五國債務危機的時候,德國主導的ECB也不願意第一時間概括承受其他國家債務,反而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半套式的EFSF(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介入債務違約的初級債券市場,而不是出了大問題的次級債券交易市場。
重點是這一連串的政府債務問題,打壓了歐元,使得德國出口大幅加速,貿易盈餘大幅上升,獲得經濟上實質利益。如果是一體化的國家,台北獲得的經濟利益將透過上繳稅賦給中央政府,用以解決南投縣的債務,這時候就得以平息。
德國人卻將利益保留在自己國家當中,由於有掌控ECB與ESM等機制的影響力,逼使歐豬五國採行「德國人喜好的財政政策」。德國不但獲取經濟利益,還延伸了政治力。這就是得了便宜又賣乖。
結果整個歐洲區只為了「債務過高會傷及繁榮」,選擇用激烈手段降低債務,同時捅了歐洲經濟一刀,這場流血一流就是三年多。
美國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在歐洲德國人為了政治利益綁架歐洲區的經濟,至少到了現在2013年中,一個可以概括承受歐元區債務國的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已經上路,現在的歐洲已經不至於出大亂子。所以美國人批評的是正確的,但時間點顯得太慢太落後。
這時候美國人又開始政黨惡鬥,企圖讓美國政府關閉。國家替自己設定了一個債務上限,如果超過債務上限就要強制違約,這在個人理財上是很荒謬的。就像是一個人限定自己每年只能信用卡刷卡20萬元,結果某一年因為要結婚蜜月旅行要花到100萬元,所以為了不要讓信用卡超過20萬的上限,開始賣掉車子、房子,並且每天少吃一餐。
事實上這種短期超支不但可以跟銀行協商,也可以自己臨時調整信用卡額度,就足以避免用偏激的手段來解決債務上限的問題。所以美國人關閉自由女神像、圖書館還有更多政府機構,公務員休無薪假...等等結果又讓美國自己消費信心衰退,後來還發現,有許多政府機構關閉了還虧更多錢,想必今年聖誕節買氣一定大幅下滑。
民粹與清教徒思想危害繁榮
世界是一體的,你的收入是我的支出,你的出超是我的入超,就跟食物鏈與生態系一樣,任何一種物種大規模的自發性的停止活動,就會危及全球生態。
國際金融也是如此,歐洲人自虐式的降低自己經濟成長,全球經濟成長就會受阻,美國人刻意讓政府關門導致消費衰退,也會影響亞洲出口國家的經濟成長。
難道美國與歐洲人是第一次犯錯嗎?不是的,1930年代大蕭條,當時的政治人物與輿論都支持金本位,因為金本位這個名詞聽起來讓人很喜歡,很有威嚴與紀律的感覺,其實多數人根本不懂金本位是什麼。但是這個自我感覺良好的金本位制度,強迫每個國家要維持貿易平衡,結果是英國、美國、歐洲等大型市場國家貿易逆差國家,紛紛透過政府政策施行貿易管制,貿易壁壘。啊哈,結果全球大蕭條呢~
如下圖二,在21世紀,讓我們來笑笑人類自己吧
人類要自我毀滅之前,會先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顯得自己道貌岸然。我的看法是,大多數地球人都不懂經濟學,更糟糕的是各國的政治人物,不顧民眾利益拿經濟亂開玩笑。
你看出21世紀人類全面性的問題了嗎?代議政治綁架了屬於民眾該有的經濟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