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紹博
國內生產毛額反應生活水平
大家都知道經濟成長率很重要,但一般金融評論往往過度關注國際貿易與匯率問題,卻忽略本國問題。這有幾個偏好,第一是由於討論國際可以讓我們把矛頭指向外部與貿易夥伴,而忽略政府作為。第二是討論匯率問題與貨幣政策會讓我們以為,解決經濟問題只要押個滑鼠或是調整旋鈕,一下子就可以把經濟問題解決。
國內生產毛額(GDP)是非常重要的總體經濟變數,首先他衡量的一個國家的總產出同時也等於總所得(因為總收入等於總支出)。一個國家相較於落後國家富有,從國內生產毛額就可以看出,較高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反應較高的生活品質,兒童有較高的營養、家庭設備充足、識字率高、較高的平均餘命,儘管有錢不等於快樂,但是他還是國家先進與落後的重要指標。
如果我們想要給政府建議,一定要先了解台灣本身的狀況。在我來看,不知道為什麼多數的電視名嘴、金融評論家都偏好喜歡討論國際因素,喜歡討論蘋果帶來的商機或是歐洲的金融危機,那些人非常的專業,口中也經常吐出總體經濟的象牙,你問他們美國的狀況他們可以跟你侃侃而談,卻不告訴你國內的真實狀況。只因為他們心中深深相信,台灣是個沒有資源的貿易島國,非常依賴出口,由於國際因素遠大於本國因素,所以我們只要觀察國外市場,就可以判斷國內榮枯。他們說美國的GDP占全世界二成,而美國的消費占有美國GDP的七成,所以光是美國的消費就占了全球的一五%;由於美國消費非常重要,加上台灣十分依賴出口,因此從美國就可以判斷與帶動台灣的景氣。真是這樣的嗎?
我並不完全排斥這樣的論點,但這論點也充滿了故事性。怎麼說呢?因為一五%畢竟不是絕對多數,我們為什麼直覺性地忽略八五%呢?再來,台灣真的是貿易導向的國家嗎?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聽到那些金融專家好好分析台灣的總體經濟呢?台灣國內消費占GDP多少?美國消費因素每增加一%的,對台灣GDP有多少貢獻呢?我卻很少看到人討論,不知道是有意無意的忽略,還是電視媒體與金融評論家就是只會人云亦云而不動腦?
擴張與衰退的交替出現
大家都很常聽到經濟的擴張與衰退,但是對於其真正的內涵卻比較陌生。首先是因為對於擴張與衰退的意義較為模糊,課本上也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可以確定知道的事情是--沒有人喜歡經濟衰退。民眾與廠商都喜歡繁榮的氣氛,我們可以觀察到失業率降低、所得資增加、消費增加、物價上揚乃至於金融資產價格上揚進一步帶來財富效應。
實務觀察上,GDP則是經濟上適用的單一指標,因為GDP是國家的總產出(總收入),而且實質GDP總是在衰退時期下降,在擴張時期上升。我們可以看到附圖,台灣由一九八一年到二○一一年第三季的年化實質GDP年增率平均值為六%。首先我們要注意,GDP年增率的波動本身就很大,而且但可以看到一九九九之後,就經常落在平均值之下。在一九九九年到二○○二年與二○○八年到二○○九年,兩個同期間GDP大幅下降,失業率也同步上揚。僅管這兩次都伴隨著國際因素,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就可以忽略國內因素。(請參考:台灣人為什麼不痛苦?)
雖然GDP的年增率起伏很大,但是長期來說總體經濟的產出隨著時間緩步上揚,這也是古典經濟學家一直所說的長期上的經濟成長,儘管短期會有令人不悅的經濟波動。可是,這不表示我們就可以忽略短期因素,我們可以再從另一方面由GDP的總額來看。(附圖二、按2006年價格調整)。我們可以看到從二○○○年之後,台灣就出現了低於過去趨勢的成長,八年之後才勉強回到過去水準,到了二○○八年又出現一次大規模的衰退,直到現在還沒有收斂。
這點就要回到一點點政治討論,不管是國民黨政府還是民進黨政府,對於民眾來說都有不足之處。所以,我們要小心政客說的話,不管是高唱要愛台灣的或是說外交休兵的,其實都逃不過經濟數字的檢驗,十二年來,台灣民眾的無力感是非常明顯的。而我們的經濟成長,的確跟日本很像,不信你可以自己去畫畫日本的GDP總額。
但不要誤認為,政府財經官員應以單方面"封閉GDP缺口"作為主要的施政目標,因為這會生許多政策上的偏誤。政府的長期策略是要"封閉經濟缺口",但戰術上只要能降低衰退的程度與防止過度強勁的擴張,其實就達成了主要的工作。因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本來就無法完全消除經濟波動,經濟波動,就如同四季一樣,一直伴隨著我們的生活而存在。(請參考:貨幣主義的成功與失敗-我可能不會愛你)
笨蛋,問題在消費
當我們講到台灣要重視經濟成長的時候,多數人會以為我們要加強貿易,增加出口競爭力,好像我們的國民收入都來自於出口。美國的國內消費占有全美國的三分之二,台灣呢?想必是比美國還少,是十分之一呢?還是四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一?這些數字都錯了,答案是超過二分之一!以這種比率來說,台灣也算是個消費增長國,而非單純的出口國。(請看附圖三民間消費占GDP比例)至少我們要明白,根據數字,台灣是出口與消費同時並重的國家。我們根本無法透過匯率調整來救經濟,因為救了出口就害消費市場,尤其我們的消費需要依賴為數不少的進口品。
由於十二年下來,國內消費出現了錯誤的配置,民眾自然感受不到經濟成長所帶來的成果。為什麼呢?我們要知道,消費就是你打算花多少錢吃飯,花多少錢買智慧手機,花多少錢買汽車,花錢添置家庭設備。這些消費的總額會轉變成廠商的產出,又會變成我們自己的收入,如果我們在GDP總值出現缺口的時候,消費占GDP比重又大幅下降,很顯然國內問題應該是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而非國際貿易與匯率問題。只可惜,討論匯率總是一件熱門而高尚的話題,講到國內問題,民眾總是興趣缺缺。(請參考:歪腰的國家競爭力)
更小的微型政府?
從GDP與消費的總額來看(請看圖四),消費的缺口的確比GDP產出缺口還大,儘管二○○八年政府實施了消費券以阻止國內消費的衰退,消費券不計入政府消費支出,而是政府的支出移轉至民間,這也讓我們看到高儲蓄率產生的低消費邊際,政府直接發錢,只是抵銷了原本的消費。長期來看我們的消費總額的成長趨勢,還是遠遠落後於十二年前。
沒了國內消費,民眾感受到長期的薪資停滯,以及無感復甦就是很合乎道理的事情。那我們來看看政府做了什麼?基本上政府消費支出獲得很好的控制,當景氣出現下滑的時候,政府並沒有擴大消費開支,反而是維持一致的支出,眼看著投資與消費的衰退。為什麼政府消費不能隨著GDP總成長而逐步增加呢?
這有幾個可以深思的地方,第一就是台灣的政府的預算及政府消費受到很嚴格的控制,但相對的是否保守過了頭。另外當景氣出現衰退的時候,一個福利國家會有正常的支出增加現象,因為他們有「社會穩定器」當經濟衰退更多家庭陷入失業與低收入標準後,社會福利機制會馬上生效,自動提高政府支出以彌補經濟的下滑。在台灣目前的「穩定」機制很顯然對於民間消費的刺激幫助不大;政府反而讓廠商擴大實施無薪假,那樣只會加速萎縮更多的消費能量。事實上,在這種時候政府要更大,我這樣說,你一定會以為我是凱因斯附身。
但迷信於自由主義的「小政府」,我才覺得莫名其妙,尤其是我們已經知道政府擴大支出可以促進經濟恢復原有的成長。難道在消費衰退的階段,讓政府再更小、更縮編、更節省、更少支出,然後天天禱告奇蹟降臨讓經濟恢復成長嗎?我不知道這是哪一派的經濟學,顯然不是傅利曼,更不是凱因斯,比較像是靠北經濟學。(請參考:你學的是靠譜經濟學還是靠北經濟學?)
當然,我們可以像過去十二年一樣,苦苦等待貿易盈餘來帶動經濟成長,但問題是有必要嗎?尤其是我們的知識已經讓我們可以判斷狀況,並且推估可能發生的結果,一昧的被自己的錯誤理智給蒙蔽,很可能就是讓人民再等十二年。
那通貨膨脹呢?
政府的經濟官員重要的就是要在可能的情況下,透過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去"和緩"經濟上的缺口。當台灣已經到了零利率的時代,儲蓄並沒有轉換成投資,我們看不到凱因斯說的流動性偏好,因此我們很可能是陷入了流動性陷阱,沒有降低利率的空間。我們勢必要跟美國一樣透過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
我相信當我講說要擴大政府消費的時候,就有更多老一派的頑固份子會ㄘㄨㄚˋ 起來,喊說通貨膨脹怎麼辦?政府赤字怎麼辦?你難道要讓台灣陷入像歐洲一樣的風暴?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我們明明已經了解政府擴大消費會有效果以後,要馬上憂慮一萬步以後才會發生的事情。
首先,台灣長短天期利率已經是一灘死水,超額儲蓄過多,沒有企業投資,政府擴大消費可以彌補企業投資失去的部分,況且現在一%利率的台灣,中央銀行對於對抗通貨膨脹有明顯的戰鬥力,只要變身成升息的超級賽亞人就可以對抗通貨膨脹的普烏。再來就是政府的赤字不見得永恆發生,這就是我們需要財政部的原因,歐豬五國的確有債務危機,但請注意,他們的生活水準遠比台灣好上數倍,而且歐洲的瑞士、瑞典、荷蘭等小國走向福利國家也沒有就陷入債務危機。因為國內經濟成長與消費的恢復,政府可以獲得更多營業稅與消費稅的歲入,反而是出口廠商有許多的租稅優惠,過去還有員工分紅免稅,貿易盈餘大幅成長,專注於出口收入,政府卻無法獲得對等的歲入。這就是社會福利的犧牲。
當然鼓勵消費似乎有鼓勵浪費的味道,這我一點都不否認,因為經濟不是道德學,但如果政府能注意到兼顧避免浪費,的確可以更有一石二鳥的效果。例如強迫生活水準升級,就是可行的辦法,強迫數位家電升級、強迫轉型電動交通工具、低耗能家電、家電下鄉、消費補貼(PS.補貼可能變向提高售價,不見得是好辦法。)、增加政府移轉支出(PS.政府移轉支出不會出現在政府消費裡,會變成民間消費與儲蓄,但由於台灣邊際消費較低,效果會比政府直接消費還差。)、教育支出等等。只不過我不是公共政策專家,提出來的點子會貽笑大方。
無論如何,如果政府要讓人民有感,請將過去總是刺激供給面的公共政策或是刺激投資的舊思維捨棄,調整戰略回到重視國內需求政策,而非單靠大興土木蓋數間蚊子館,要去發展國內更好的消費環境,尤其是貿易餘額逐漸恢復的時候,這時候政府帶動消費必能帶動民間收入增加,儘管擴大政府支出在政治上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千萬不要讓台灣受到過時觀念的綑綁與宰制,因噎廢食然後再空轉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