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01-03

貨幣主義的成功與失敗-我可能不會愛你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image文/黃紹博

一個西方的公園 
   從前從前在一個美麗的西方公園中,有一個崇尚自由的小男生叫作傅利曼。有一天,他走在鄉間的道路上,走累了他就在蘋果樹下休息,忽然一陣風吹來,他被一顆蘋果砸到頭。這顆蘋果很不一樣,他是方形的外觀,上面有一個很大的螢幕以及觸控按鈕。他好奇的輕觸了那顆蘋果下方圓形中間印著方形字樣的按鈕。那顆蘋果發出清脆「嘟嘟」的聲響,螢幕上面寫著「What can I help you with?」下方還有一個麥克風的形狀。從此,傅利曼就愛上了那顆會說話的蘋果,並且幫那顆蘋果取名叫作iPhone。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了解,他終於發現,那顆蘋果螢幕總是會顯示整個西方公園的熱含量的統計圖表,隨著四季變換,熱含量總是在夏天上升到高點,到了冬天降到低點。而且他還發現,只要他在螢幕上往上滑動熱含量就可以增加,西方公園的溫度就會緩緩上升,往下推動時熱含會減少,而溫度也不知不覺會稍微轉涼,但是缺點就是會有一段不小的時間差。雖然,他總是沒有辦法逆轉四季交替變換,不過他卻可以在可預見的冬天外出時讓天氣稍暖,在夏天需要到農場工作時讓氣溫比較舒適。當西方公園遭遇一些極端氣候如龍捲風、暴風雪這種氣候失靈的異常狀況,他無法阻止風暴的到來,卻可以在極端氣候結束後,讓氣溫更快恢復正常的狀態。
    於是,他就開始為那台iPhone當中的熱含量操縱App寫了使用說明書,他認為四季氣溫變化既然無法控制,使用這個App的人依然可以在冬天增加一些溫度,夏天降低一些溫度,只要保持穩定的氣溫變動速率。而且因為熱含量增加持續運作到氣溫上升需要一段時間,往往這時候升溫的需求已經過了,所以iPhone使用者試圖透過熱含量,努力讓四季溫度更加平穩化的想法,只會讓情況更糟。他認為不需要積極的控制西方公園內的熱含量,應該用一套數學機制,保持平穩的速度,就能確保四季的正常交替。
    又有另一天,另一個小男孩叫作貝南克,他在酒吧廁所撿到工程師遺失的iPhone5,並且付費下載了傅利曼在App Store的熱含量操控程式,開始控制美麗公園的熱含量,他發現當他用穩定的速率控制溫度之後,並不能確保溫度的正常波動,反而更加劇了氣溫的變動,他想說大概是因為美麗公園跟西方公園兩邊的植物與地形不一樣所致,但這時候氣溫變動過大,使得美麗公園的失業人民與受氣候變動影響而不能耕種的農夫紛紛走上街頭,要找出讓氣溫大幅變動的始作傭者。
    這時候傅利曼跳出來說:「你看,就是貝南克手上的iPhone造成的!」,之後貝南克進了監獄,被總統候選人當作叛國賊,傅利曼則得到了美麗公園諾貝爾經濟學獎。貝南克到了監獄才恍然大悟,原來傅利曼的使用說明書寫錯了!

貨幣學派的成敗
    有些人大概已經意會到,我所說的故事,就是以傅利曼為首的貨幣學派,他們在總體經濟控制上的理論與想法的一種比喻。我依然是把景氣波動用四季運行來形容,用熱含量當作貨幣供給,而氣溫則是景氣榮枯的表象。很顯然,傅利曼不喜歡積極控制與干預市場的政府,所以他對於古典與凱因斯的主動政府政策當作危險分子與之分庭對抗。
   他成功的觀察與解釋,景氣蕭條時的貨幣供給的急速下降與景氣繁榮時的貨幣充裕的金融現象,也認為中央銀行可以"適度"操控以避免貨幣的收縮,在他的倡導下經濟學家更為重視了貨幣政策,更加美好的事情是貨幣政策同時還擺脫了財政政策受到政治牽制的窘境。也是因為貨幣學派的成功,才讓中央銀行可以異於其他政府機關,有著更高的獨立性。
    因為這樣的主張,使得他與凱因斯對於衰退有本質上的差異,他認為衰退來自於貨幣數量減少本身,所以與央行職掌有很大關係。而凱因斯則認為衰退是民間設法增加持有更多貨幣,導致貨幣流通減少。所以凱因斯的解決方案是擴大貨幣供給,除了貨幣政策更重視財政政策,而傅利曼卻認為只要維持並專注原本的貨幣供給就夠了。
   崇尚自由主義的他,同時也反對政府過度積極的政策,並且主張「貨幣政策實施到出現成效的時間差,等到中央銀行察覺後只針對當前現況矯正會導致經濟更多的不穩定,所以應該用一種固定的機制,就好像早期的金本位主義一般,有一套自動抑制通貨膨脹的機制。」他說:「我覺得,從貨幣存量變化的角度來訂定規則比較理想…令貨幣當局達成明定的貨幣存量成長率...甚至...逐日按百分之幾的年成長率...究竟採用哪種貨幣定義或是哪種成長率,都不會比明確的某一個成長率來得更重要」(註一)

image積極干預的誕生
    不過貨幣主義本身的理論也有細微的偏差,例如,中央銀行其實只能控制基礎貨幣(狹義貨幣),而不是廣義貨幣,中央銀行可以讓基礎貨幣保持穩定的年增率,卻無法讓廣義貨幣控制在自己想要的比率之內,因為廣義貨幣包含金融工具、商業活動與影子銀行在內的運作。當廣義貨幣在衰退的時候,不見得中央銀行正在收縮基礎貨幣,而是由於衰退期間自然會出現金融與商業之間的萎縮。貨幣主義卻有點誤導式的認為是中央銀行錯誤的貨幣政策操作才會讓廣義貨幣萎縮。
    有趣的發展是,由於貨幣主義對於中央銀行錯誤操作導致貨幣緊縮的嚴厲批評,卻讓現代中央銀行在衰退時期注入緊急資金找到很好的理由。
    事實上,一九七○到一九八○年代聯準會都遵行貨幣學派的理念,這可以從美國的M1V維持相同斜率上升的數據中看到,但過程中卻更密集頻繁的出現景氣波動,直到一九八二年以後,聯準會嘗試放手將凱因斯與貨幣學派的理論結合,讓貨幣供給在中央銀行的自我判斷與選擇中大幅地波動,你可以看到在一九八二年之後的M1V迥異於早期的固定成長率模式,使得近代景氣衰退的發生頻率變慢而且間隔時間變長了。(上圖美國M1V)

   貨幣主義成功的導入與解釋貨幣與景氣之間的關連與功能性,但卻開錯了藥方。使得中央銀行家們獲得了「選擇的自由」卻又不得不跟貨幣主義說:「我可能不會愛你。」


註一、《資本主義與自由》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