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10-26

賽芭專欄 -- 散戶任天堂(8) -- 『投資顧問怕你發現的真相』書評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投資顧問怕你發現的真相

作者:麥可.艾德賽斯 
原文作者:Michael Edesess 
譯者:陳儀 
出版社:美商麥格羅‧希爾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24日



   這的確是一本好書。但我認為對於一般讀者可能很難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對於金融業的謊言所指出來的控訴。金融業,是個精打細算比聰明的產業,開了門就要付水電冷氣,光是收存款幫忙下單,哪裡可以賺錢呢?所以整個金融業為了把客戶的錢榨出來,就紛紛走向轉型與整併的道路。



    作者麥可.艾德賽斯果然數學專家,他非常有邏輯地分析出金融業的服務模式與論點如何把客戶的金蛋糕刮出金屑來,讓你花了許多冤枉錢。又分多次章節寫出「投資界的漫天大謊」。漫天大謊不容易拆穿的道理,其實就在於-「三人成虎」。如果每一個理專、營業員、保險業務員都告訴你,同一套的話術「超越大盤」、「資產配置」等,你永遠就陷入在爛蘋果當中比較的局面,而忘記你一開始原本是想要買香蕉。



    投資業的幾個真相是:金融業超收你許多錢而你自己不自知。成本一定會透過包裝,例如手續費佔資產的2%,大多數人會把2%手續費看小,讓會覺得成本不高,當你決定買進後,又想辦法慫恿你提高投入的總金額。為了要提高你的總金額,就要拿出「歷史的數據」讓你知道害怕與逃避是多麼的愚昧。然後理專會把自己辦公室裝潢得金碧輝煌,穿劣質西裝、開著二手名車、吹噓自己多麼受到公司重視,再告訴你有多少"聰明人"早就進場已經獲利不知道多少,你卻還在猶豫不決。若是沒有搭到熱門產品的保守客戶,就拿出其他鎖年期高獎金的連動債、儲蓄型保險;對於想要自己操作的投機客戶,就說自己的產品組合裡面有個「交易平台」裡面可以投資多檔神秘的避險基金。



    只要經過一連串產品轟炸與洗禮,想要投機的人有投機的組合,愛保守的人有保守的組合,似乎連家裡3個月的嬰兒都應該要替自己買進避險基金!你會驚訝的發現其實你家裡每一個人都該投資,如果你不投資,就會拿「通貨膨脹」來嚇唬你,告訴你不投資會變成遊民變成窮光蛋。但我嚴重懷疑,多數遊民很可能是這些金控銀行給洗劫出來的,更何況投資人眼中2%的小錢,複利20年就是48%呢!



    為什麼這樣的謊言總是有用?因為投資人,總認為經理人比自己聰明、努力、科班畢業、有光環,而自己既然不懂,就想要「搭便車」。若是遇到比較有頭腦一點的投資人,投資業就會搬出統計數字,利用自我選擇偏誤(Self-selection Bais)與存活選樣偏誤(Survuvirship Bais)來迷惑稍有一些理智的投資人。針對統計謬誤,作者用堇國的抽菸與癌症的例子,在書裡面做精采的對比。



    講到投資績效,沒有投資人選擇投資標的不看過往績效。至於少數贏家,如巴菲特他本身卻是低成本、自己做決策的奉行者與受益者。但反過來說,世界上有多少首富是靠共同基金或是避險基金成為首富的?台灣沒有、香港沒有、日本沒有、歐洲沒有、美國也沒有過。但有許多人因為幫別人管理基金而致富的。所以要常常想:「客戶的遊艇呢?」這樣想至少會讓你對於金融業的投資論點多少會敬而遠之。



    曾經有一位經理人朋友跟我說過,他說:「散戶應該要買基金,因為有個經理人在前面幫你選股作研究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我心裡想的是,能成為基金經理人比散戶更幸福!我並不是說經理人不努力、不聰明或是不會選股,而是成本架構讓共同基金失去競爭力。如果對於散戶來說終究難免於虧損或是績效輸贏總脫離不了大盤指數太遠,那被動式低成本的ETF,相對起來不更有優勢?



    他以自己的專業甚至大膽的揭露金融業所謂的高度精密數學工具,都脫離不了高中數學裡面的回歸分析。其實回歸分析連理專、營業員都搞不懂。回頭作者說到,由於代理人矛盾,所以許多機構法人會去做不聰明的投資決定,所以不靈活的法人不見得比專精的散戶還要聰明。而金融業因為商業上太過於競爭,只好用這些偏低的道德標準銷售方式讓你入甕,「海龜」做不成反到成了「海虌」。



    其實,買進投資顧問推薦的金融商品,並不代表你就是傻子。而是你需要認清,你自己一定比投資顧問更了解自己,還要認清如果在績效差不多的產品之間選擇較低成本、較低佣金、沒有鎖定期限的商品對你累積自己財富一定是一種加分。投資時,你一定要完整的知道你買到的是什麼,以及你為何要買它。整本書裡面有不錯的邏輯分析,它的重點不在於把你教得多會投資,而是要你認清投資界的把戲,就像你到飯店旅館接受服務,沒有必要為了一道冷掉的餐點付出高額的小費,拒絕再做隨便被刮走金屑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