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03-27

世界中的經濟學家們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image文/黃紹博
經濟學的世界
    經濟學是一門十分有趣且入世的學問(我覺得啦),它看起來不需要太多的專業能力,只要能了解經濟學領域中的專業術語,就總是可以品頭論足地在公眾場合誇嘴。但在此領域當中出類拔萃的人卻相當的少,因為若要學好經濟學並且能提出充滿智慧的見解十分困難,經濟學家幾乎要懂得這世界上多數的知識理論,從計量的數學、自然大氣科學到人文類的歷史學、哲學與心理學等多重領域,才有辦法鶴立雞群。
    因為經濟學很像是一種「生態學」,它描述著人類透過制度間的金錢交易,並解釋個人、法人之間的整體運作,它不是一門「創造性」的科學,而是在我們原有的生活當中將運作的機制原則歸納整理成理論的科學。所以,當我們在講機會成本的時候,機會成本它本來就存在人的決策當中,當我們提到「看不見的手」的時候,「看不見的手」已經運作了數百年甚或千年在緋尼基人、北京猿人部落與部落的交換當中。當我們在講貨幣理論與通貨膨脹關係的時候,貨幣與通貨膨脹早就存在於百年前的貨幣被人類採行的時候。
    由於經濟學是一種描述經濟與市場運作的學問,所以,若你想要在現代社會做出較為明智的經濟決策的時候,你最好先了解經濟學問,好處讓你在看見地上的鈔票的時候,可以獲取別人尚未看見的經濟利益。另一個好處是,至少可以提前發現眼前的鈔票可能是被人踩扁的綠色狗屎。

經濟學家在哪裡
    經濟學家主要的工作在於提出經濟理論、辨認經濟現象、研究當被執行的政策,或是評估並支持某些政府政策。所以,大多數的經濟學家在學術機構中進行各種定性或是定量的經濟理論研究,同時在學校荼毒商學院的大學生;另外一大部分經濟學家則到政府機構,在總統府做經濟幕僚、在立法院做預算評估規畫或是在財政單位衡量財政稅制、在中央銀行、金管會進行總體經濟研究或是擔任重要金融管理執掌;或是在半官方的研究機構台經院、台綜院成為研究人員;能力較差的則在各大銀行、金控或是企業的財務單位成為研究主管或是名利雙收的首席經濟顧問。無論如何,除了那些被學術流放到企業界的首席經濟顧問以外,這些人還都算得上是「正式」的經濟學家。
    然而,還有很多數的一些人,他們化身為經濟學家,在政論節目、財經頻道、平面財經報章雜誌中頻頻發言,為了解釋金融交易盤面或是為了某些政黨利益,完全忽略學術規範,利用一種天馬行空的方式評論財經現狀。他們並不是真正的經濟學家(一點都不是),卻是大眾最容易接觸到的經濟學家,更是散播誤導性經濟觀念的幫派。
    這使得你若想要在電視、平面媒體或網路評論上學到正確的經濟觀念難上加難,因為哪些人占據了多數的管道,使得正確的知識被神影遮蔽起來,不但如此,這些沒有正確經濟理論做根基的人之間的言論會互相傳染,因為某個人在電視上有名、某個人書賣得很好、更讓那些錯誤的思想不斷滋養壯大,在社會中產生經濟知識上的「無效率」。

經濟學界的矛盾?
image    因為多數人從電視媒體上學習「新」經濟理論,又看到那些不入流的政論節目與政黨之間用不同的經濟理論互相挑戰,所以多數人誤以為經濟學家之間是彼此矛盾的,因而廢去經濟理論的重要性,更認為由於電視上的爭論,認為經濟學是一門可忽略沒有用處的學問。
    實則相反。
    經濟學家對於經濟理論多數都有共識,對於貨幣之於通貨膨脹的影響、開放自由貿易對於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益處、財政政策對於總體經濟有刺激效果、政府有時候可以修正市場失靈,其實這些基本觀念,沒有任何經濟學家會互相挑戰對方,因為這些原則是經濟學理論的一致基礎。只有心中無經濟學原則的經濟從業人員,才會認為國際貿易是帝國殖民主義,或是認為中央銀行的在衰退時期擴張性貨幣政策是罪惡的根源。
    那些幾個月前,高喊替蘋果代工廠是血汗工廠的財經名嘴,直到美國調查人員確定「血汗工廠」的薪資水準皆高於同業平均薪資也高於總體平均薪資的時候,正好給那些名嘴一個巴掌。而台灣也鬧出一個「血汗酒店」用不人道的方式控制酒店小姐,「血汗酒店」並沒有替蘋果代工或是靠央行貶值新台幣來增加競爭力。替美國人代工根本不是原罪,會有血汗工廠是因為有血汗老闆,或是不重視人權與工廠環境的政府,並不是代工或是國際貿易。那些人誤以為個體經濟的競爭,是來自於代工剝削,很顯然是沒有正確的經濟邏輯觀念。
    這就好像犯罪率越高的城市,政府會配置人數較多的員警,而因果顛倒解釋成員警數量是導致高犯罪率的來源,看起來有數據佐證、聽起來好像煞有其事,但仔細想一想卻是道理上完全說不通的謬論。另一個常被搞錯的反向因果,就是早期貨幣學派自己提出的,中央銀行擴張性的貨幣供給導致金融泡沫,實際上是金融面的繁榮產生貨幣需求上升,使得中央銀行必須擴張基礎貨幣應對貨幣的需求,中央銀行如果不適時擴張基礎貨幣,反而會壓抑經濟成長,那樣才會變成經濟絆腳石。

價值判斷產生差異
    相較於西方人,東方普遍對於這種西方傳來的經濟學常識有潛意識的排斥感。因為承認了西方的經濟學成就,就再次打擊東方人自己在學術上的自尊心。所以,你若在東方世界聽到有人對於經濟學問嗤之以鼻的時候,千萬不要感到意外。但東方這個社會並沒有因之採用謙卑而自我警醒的態度來面對經濟學,反而將這套理論認為是具有「西方觀點」而去詆毀知識,上電視侃侃而談自己認為經濟應該是怎樣的「新」經濟理論。
    經濟學並不是一門表面的學問,不然我們的經濟知識可能還停留在太陽是繞著地球旋轉或是地球繞著太陽旋轉低落的水準。經濟學家之間的爭論與意見不同,多半是在「道德面」與「政治面」的價值判斷與抉擇爭論當中,或是模型選擇上的假設不同,並不是在基本的經濟原則上。
    因為價值判斷的不同,所以對於政府財政政策應該採行退稅或是擴張支出經濟學家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認為兩者對於刺激總體經濟有效果。或是對於市場效率、社會平等與實踐社會正義三方面有不同的觀點。如果政府採行更少的干預很容易實現市場效率,卻無法對社會進行平等與濟弱扶傾,如果社會有更多的福利於社會救助就必須犧牲市場原有的效率。
    真正的經濟討論是在相同的基礎上運作,而不是那些電視名嘴財經節目主持人對於經濟的個人喜好。但為什麼那些財經名嘴可以這樣大喇喇的在電視上吹噓?原因是就連正統的經濟學家要預測未來局勢都是分困難,才讓這些不學無術的人得以崛起,因為就算不懂經濟理論也可以依靠機率而猜對個幾次。

西方經濟學的成就
image    如果你真的了解經濟學,就會知道美國在自由市場經濟的成果。但如果你要經濟學家解釋,為什麼美國能夠得天獨厚地獲得一個長期成長的經濟運作,難道是總統府?或是財政部?中央銀行還是經濟學家的通力合作?答案卻是--沒有主要的負責人,市場經濟讓眾人自行協調與運作!
    西方國家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多數國家進行自由市場經濟的模式,以別於共產主義的經濟。但你可別以為共產主義不懂供給與需求的經濟理論。有個小故事,中國在大耕種計畫中,因為看見麻雀會叼走稻米,所以施行一連串撲殺麻雀的計畫,麻雀死得差不多了,稻米收成卻越來越少--因為市場反擊了--土壤中的害蟲變更多了。你不用猜就知道結果。共產主義的計劃經濟垮台了,期間死傷了數千萬人,計畫型經濟失敗了,但有人依然從號稱實現社會公平的共產主義中獲利,那就是那些貪污的高層高幹各個吃香喝辣。
    美國並沒有成為一個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場經濟,美國也施行社會主義制度,提供弱勢者社會援助以及這幾年才通過更多人適用的醫療健保。為什麼西方人能在追求自由效率與社會公平中間同步協調,我認為很可能源自於他們源自於聖經的宗教觀與哲學觀。因為他們知道完全的自由放任會導致犯罪利用制度漏洞產生不公,而過度的社會福利會降低資本主義的激勵效果產生懶惰。

    無論如何,經濟學家很多,有的人只擅長數學,有的人只會教學,有的人比較會投資,但很少人像凱因斯一樣在文才、經濟理論與投資績效上都同時兼具,就算如此也無損於經濟理論值得學習的重要性,你唯一要小心的就是那些假裝懂經濟理論,又經常出現在電視前面的「經濟專家」。為避免被他們洗腦,我建議你最好的做法就是關上電視,拾起經濟學課本,一章一節地學習,絕對不會讓你走上偏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