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02-16

貨幣通脹論?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文/黃紹博
貨幣的作用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經濟學當中最值得學習的理論,我一定二話不說推薦你要去了解「貨幣理論」,我很難想像現在這個複雜的金融世界當中,如果沒有貨幣理論,會是怎麼樣的光景?經濟學會變得多麼的枯燥?「貨幣理論」是整個古典經濟學與銜接現代金融理論之間的橋梁,它既包含了長期理論的原則,更注重於短期經濟現象。貨幣理論是如此的迷人,卻也讓人敗倒在她美麗易懂的虛假外表之下,而誤解了總體經濟學的運作。
    如今的社會,每個人的口袋與皮夾中,少不了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紙幣。這些印刷精美暗藏百種防偽玄機的玩意,可以拿來交換各種勞務與商品。加上了資訊技術的發達,我們甚至可以不用這些紙張,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本票、支票或是塑膠貨幣進行支付交易,銀行則成為這些金融交易的媒介,提供我們方便的服務。
    現代人對於鈔票的價值,總是不假思索的接受她,很少人會懷疑她的支付效力,不管遇上景氣擴張還是經濟衰退,不管利息是否為零,無論匯率如何變動,一般民眾依然願意接受用這種印刷品當作價值與資產衡量的單位。不信邪的話,你可以試試看,走到家裡附近便利商店挑選便當與牛奶,並且拿出你昨天從銀行金庫領出來的一盎斯金條或是熱門且爆漲到不行的林書豪簽名NBA職籃金卡,不識相的便利商店的年輕店員很可能會當場拒絕你的支付要求。如果你想要吃到手上的便當,並且蒐集宅指數最高的AKB48集點貼紙,你必須賣掉它們換成紙鈔,用紙鈔來買生活用品。這也是貨幣便利的地方,他有全體公民的信賴,並俱備極高的流通能力(流動性)。

貨幣中立性
    古典經濟學家告訴我們,在長期,貨幣總供給的變動比例會導致總價格出現相同幅度的變動。這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在一瞬之間,我們的貨幣增加十倍,這表示物價會增加十倍,而你的薪資增加十倍,你的存款與資產也增加十倍,如果這種理想的狀況之下,你將不會認為生活有任何的改變,他唯一的影響就是單位的改變。意思就是,貨幣供給的變動不會對實際經濟產生影響--只會影響名目價值,而不影響實際成長率、質質購買力。
    如果你因此原則,就認定中央銀行對於產出沒有影響,那就顯得大錯特錯。因為工資與民間商品的價格在短期會僵固,價格並不是沒有限度的自由浮動,所以在市場與經濟體系還沒反應過來(適應)的時候,中央銀行依舊有能力在短期間內,和緩原本景氣衰退或是經濟擴張的步調,這對於社會大眾的利益非常重要。
    你細讀前兩段,就會很容易感到懷疑,既然貨幣在長期增加沒有效果,那為何貨幣供給會領先或是同時與總產出變化呢?假如一個生產商預期在未來幾個月後會得到不少訂單,廠商為了購買原料、增加工時,必然會需要更多數量的貨幣,如果有很多廠商一起增加生產準備,由於更多的金融交易量與需求,就會同時讓貨幣需求與總產出同步增加。
    如果中央銀行察覺到貨幣需求的增加,卻沒有給與更多的貨幣供給,貨幣需求的上升會拉高資金成本,並使物價下跌;但由於穩定物價是各國政府的主要責任,中央銀行就必須提供額外的流動性以應付增加的貨幣需求。因此,你可以觀察到貨幣供給伴隨總產出的同步變化。
    我們通常在下雨前,看到人們外出帶雨傘,但這並不能讓我們推論由於路上行人攜帶更多的雨傘,所以導致下雨。相反的,是因為人們知道會下雨出門才會帶雨傘。但我們也不能因為貨幣供給會與景氣變化同步循環變動,又斷章取義成長期貨幣不具有中立性。

image
荒謬的貨幣蘋果派
    如果你了解到長時間的貨幣供給增加只會增加名目價格,又知道中央銀行短期內能左右貨幣供給影響經濟產出,這樣是否會讓我們更了解總體經濟?答案是很反常,因為反而有一派人認為,由於貨幣中立性,中央銀行對抗衰退的貨幣政策,所以不會有任何實質效果,而且短期還會產生通貨膨脹。這派理論我把他們稱做「貨幣蘋果派」,很明顯這些人對於總體經濟知識的了解非常膚淺,同時也搞錯長短期的基本運作原理,連貨幣學派的理論都稱不上。
    首先,如果市場功能完備,當經濟出現景氣衰退時,物價與工資應該要能夠自由調整,但事實上,除了那些不管衰退或是擴張都會聽到的周年慶或是折扣季,物價並沒有像我們想像中的調整,一如你看到國際原物料大起大落變化,星巴克或統一超商的咖啡,不是單一價就是緩慢漲價,就算他偶爾會Open House或是買一送一,標價也不肯下修;另一方面,如果景氣衰退員工薪水就大幅降低,這種廠商將會面臨較差的雇用條件,事實上員工也不願意讓薪資自由浮動。如果景氣衰退時,多數廠商與員工都不肯調降價格與薪資,這時候「看不見的手」將無法運作,市場出現了失靈,經濟無法利用價格供需法則自我校正,將會出現持續而長期的災難。
    中央銀行積極的貨幣政策,就扮演了關鍵的角色,由於價格與薪資僵固,透過增加流通貨幣,會導致實質GDP的增加,以和緩原本經濟衰退的程度。但你不可能永遠透過貨幣愚弄所有的人,價格不會永遠僵固,長時間工資與物價又會隨時間緩慢上升到貨幣供給增加的幅度,這時候實質GDP就會降回原來的水平之上。也就是說中央銀行透過貨幣供給增加,減緩產出的衰退程度,長時間又讓名目價格上升,這是標準的AD-AS模型。
    「貨幣蘋果派」單就將名目價格上升這件事情的評論是正確的,但它忽略的民間的需要與社會利益。中央銀行如果毫無紀律地提高二、三十%的基礎貨幣,那將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如果在景氣擴張時期緊縮十五%基礎貨幣,這樣會產生嚴重的經濟衰退。這是在「金本位」時期各國政府都嚐過的苦果,由於黃金供給數量受到天然限制,頻頻壓抑擴張的景氣,忽然被人成功開採的黃金新礦脈,卻又在短時間產生大量貨幣供給,這種無法依照經濟需要而調整的貨幣,造成了全球過度的經濟波動,人類遂廢除金本位制,轉向貨幣基礎制度。

中央銀行的穩定制度
    中央銀行追求穩定的物價,所謂穩定的物價並非一成不變的價格,而是長期來看每年一%到三%的溫和通貨膨脹。儘管不符合市場調整機制,但這也是民眾的基本期望,以及長期下來人類的習慣。因為我們習慣於每年調漲的工資,就算不調漲也不能降低,也習慣於每年增加的年歲,一點也不感到奇怪。因此,景氣擴張時期會有經濟加速的通貨膨脹,反過來說,中央銀行也有責任在經濟衰退時期維持低度的通貨膨脹,以符合民間的工資只漲不減的長期習慣。
    也就是說由於民間的習慣,導致勞動市場與商品市場無法像古典經濟學的自我調整,這時候及時的政府干預,就可以變成強大的力量,可以糾正市場的缺失,而不用等待歹戲拖棚、緩不濟急的財政政策,這也是半世紀以來中央銀行的重要工作。
    當然,所有的經濟學家幾乎都有一致的共識,如果已經達「充分就業」的時期,中央銀行依舊擴張基礎貨幣,那將只會造成通貨膨脹,對於實質經濟成長沒有幫助。問題就在於如何定義「充分就業」。所以這成為每個中央銀行自己的課題,一般來說中央銀行要無為而治,依照貨幣需求調整基礎貨幣,一旦觀察到實質產出缺口的時候,或是高於平均失業率,中央銀行就有責任使經濟恢復運行。

檢視央行的工作
image


    所以我們可以觀察中央銀行的工作,圖一(左)是一九八一年來台灣名目GDP與簡單線性迴歸的產出預估值,我們可以看到在九○年代我們有高於回歸線的經濟成長,而在二○○○年以後出現了產出缺口,直到二○○四年又超出回歸產出,○八年又落到回歸產出下出現產出缺口。首先,簡單回歸並不是很好的計量方法,但可以很明確的讓我們判定經濟趨勢。而此序列數據又符合我們對於近代台灣經濟成長的波動,所以我不尋求更複雜的計算方式。
    圖二(右),是產出缺口占GDP百分比,這裡我是用名目GDP減去回歸產出,對照台灣的隔夜銀行拆款利率(照道裡最好是國庫券利率,但由於台灣債券市場流動性較差,故我選擇此一利率反應央行的工作)。我們回顧一九九五年到二○一一年之間央行的貨幣政策,當經濟出現較大的擴張缺口的時候,央行用較高的利率應對,當經濟出現衰退缺口的時候,央行採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在衰退時期調降利率。大致上我們的中央銀行有盡到央行的責任。若數據上有瑕疵,是由於這並不是精確「充分就業」的產出估計。
image    而我並沒有拿出一九九六年之前的資料,那是因為九六年之前的數據很不相同,當時亞洲盛行於對抗通貨膨脹,並且匯率錨定美元的連動性高,根據三元定理這會使得央行欲利用貨幣政策穩定總體經濟失去效果,這部分先讓我擱置,因為必須要連同匯率政策一起討論。
    另一個觀察是否充分就業的方法是依靠失業率,我們可以看圖三,一九九五年到二○一一年之間的貨幣政策與失業率,當失業率出現較高幅度的增加,中央銀行則會透過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協助經濟恢復成長並且降低失業率,我們可以看到相較於央行調整利率,失業率的反應非常緩慢,央行利率總是必須採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一段時間以後,等衰退產出缺口被封閉並且出現擴張缺口失業率才得以下降。

那通貨膨脹呢?
   重點是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十五年來,央行貨幣政策與產出缺口有明顯的正相關,而與失業率負相關。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台灣中央銀行已經早已捨去過去的美元本位,走向總體經濟的宏觀調控辦法。一旦經濟出現衰退缺口並且失業率升高,中央銀行就會擴張基礎貨幣,以求讓經濟恢復成長。
   我一點都不能明白,這世界上為什麼有人只要看到央行施行擴張性政策,就會氣得跳腳批評中央銀行不負責任創造通貨膨脹。請務必記住,中央銀行不只是創造了通貨膨脹,還能帶來景氣擴張與降低失業,以補足民眾天生喜歡薪資只漲不跌的市場缺陷,那種每年一%到三%之間的通貨膨脹正是社會上需要的,符合國民利益,是創造繁榮與價格穩定的中央銀行。
    所以,我們看到長期擴張貨幣的日本央行,挽救美國衰退維持低利率的聯準會,以及因為太有紀律過早升息導致歐洲進一步衰退,債務危機惡化又馬上降息的歐洲央行。而那種古老時期,在充分就業還擴張貨幣的中央銀行,才是真正該受批評的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