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03-11

一生能有幾次向核能宣戰?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IMG_1689

    第四核能發電廠一直是台灣政治人物的罩門。民進黨執政八年只能做到暫停核四卻無法廢止,而始作俑者的國民黨則是受累於舊政策的包袱而無法翻身,有關台灣核四的來龍去脈你可以在網路上查到數百篇的報導文字。面對核四這個議題,台灣出現了政治失靈的現象,執政黨與反對黨儘管表面互打嘴砲,表面上殊途,實際上卻同歸,台灣的核四只能凍結,卻繼續燒錢而沒有廢除。

    儘管俄國有車諾比事件,日本有福島核電意外,台灣的政治人物與官僚始終不敢在這個永恆污染的議題上去選擇對公眾與下一代最有意義的方案。能源政策對於一個國家的民生經濟是相當重要的,但一切以經濟價值做判斷的決策,也不能算是正確的價值觀。經濟學告訴我們,政府決策經常必須在「成本」與「道德」之間做取捨,自由市場追求成本與效率,而政府經常必須扮演維持社會公義、促進全民健康、提升環境保育等等沒有短期利益的重要目標,這是現代社會為什麼要有政府存在的價值之一。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我所了解的台灣一般民眾比政治人物所想得還要更熱心助人,更重視公平正義,更追求環境保育,更願意為了下一代做出貢獻,但在假民主的代議政治綁架之下,許多社會應改進的制度與法規,在這些四、五年級一代所組成民意代表爭權奪利當中,屢屢被機關算計而犧牲掉。法律或社會制度應該要達到社會價值觀的底線,當我們社會已經普遍認為酒後駕車是社會輿論所不可容忍的罪刑,但法律卻遠不及社會民眾的要求。

    近期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今年十一月一日所實施的新社會規範「汽機車不禮讓行人」最高罰款三六○○元整,台北市立竿見影的見到在斑馬線前出現許多禮讓行人的汽車,這是過去所不易見到的現象,這顯示在台灣的駕駛的水準其實已經達到願意禮讓行人的程度,卻由於過去搶快的舊習慣而不願意改變,直到政策實施才促使社會行為進步。

    核子能源的議題在台灣也是,民眾普遍的觀點中持反對意見者並不是少數,就算是支持核能發電的群眾也知道核能污染是無法避免的問題,以及懷疑政府處理核能災害的能力。這讓我想起當年的行政院長唐飛答覆立法院質詢時,他說身為政府官員,他堅持核四續建,但他個人反對核四。這說出了在台灣支持續建核四者的矛盾態度。

    我們社會經常會陷入尋找「最好的」或是「最適當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決策邏輯。這時候公投則是補足代議政治缺陷的好工具。現任行政院長江宜樺認為核四必須通過公投檢驗,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當然我們馬上就見到許多聰明人的算計,大多數認為在台灣要動員九百萬人投票廢除核四是不易達成的目標。但正因為要反對核能是如此的困難,更顯得公投的珍貴,一旦通過廢除,這將會是台灣民主歷史上重要的里程,也等於是讓政府官僚與政客們知道民眾真正的堅持。

   支持非核家園的同胞們,現在是逐步暖身的時刻,大家應該為此一戰而不是戰前怯場,廢核公投一旦通過,對台灣的未來是非同小可,它不但促使家庭能源使用效率必須加速升級,更等同宣告台灣的產業必須轉型,提升附加價值。為了這樣的理想,大家更應該互相鼓勵、互相動員群眾,找出那關鍵的四百五十萬人,為自己發聲、表達自己的意見。

    我想起一位作家的座右銘「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就是因為公投門檻如此高不可攀、如此困難重重,所以才更值得去挑戰它,而不是畏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