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12-05

韓影 -- 分秒幣爭 (No.0004)觀後感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分秒幣爭」的圖片搜尋結果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要如何介紹這部我期待已久的電影。這麼來說吧,在台灣熱門電影的廣度很窄,而財經相關的電影又更是非主流當中的非主流,在台灣幾乎沒有一部財經電影可以稱作是熱賣的,因為這個市場本來就有結構性的困難。


    我個人看這部電影是覺得很爽,因為滿滿的財經術語以及有點偏向左派的描述觀點,其實蠻符合我的胃口,加上很久沒進電影院看電影。這種用災難片型態描述的金融故事,看起來還真的有點過癮。

    若說起財經電影,一定會被拿來比較的是《大賣空》,這兩部電影分別描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南韓,以及2008年金融風暴的美國,是很不一樣的時空。亞洲金融風暴離現在已經有兩個十年的時間差距,它的本質來自於經濟成長的衰退,同時外資對於新興市場的熱情消退,而東南亞各國政府一開始就沒有應對外資群體撤離的準備,使得東南亞各國央行原本美元聯繫的策略,因著外匯存底枯竭而使得匯率被狙擊而大幅貶值,最終造成金融體系的崩潰。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顯然與2008年美國房地產衰退而引發一連串影子銀行CDO商品崩盤的成因與結果其實都有很大的差異,儘管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經濟衰退與股市大崩盤。

    20年前的金融秩序相對現在是落伍的,金融機構的透明度也是混濁的,因此如果你不是很了解東南亞金融風暴與韓國的歷史背景,這部《分秒幣爭》應該會讓你覺得有點困惑,但你的困惑感是合理的。就像我跟你講台灣股市第一次上萬點,有些主力只要點名某檔股票,隔天就三支漲停板,或是投資客瘋狂搶購股條,甚至許多營業員自己下海操盤等等在現代不可能發生的行為,在過去都是稀鬆平常。

    1997年的南韓也跟現代很不一樣,南韓當時沒有獨立的中央銀行,中央銀行隸屬於南韓財經部,目標是在銀行與貨幣流通的監管,對於金融與利率決策沒有決定性。也因此當時的央行無法像現在獨立運作的美國央行一樣,可以採用對國民最大利益的方式對市場做出回應,僵化與政治把持的結構,更加惡化南韓對於金融危機的處理能力。也因此經歷的1997年的災難後,國家付出慘痛的代價,韓國央行便完全從財經部獨立出來,正式加入現代央行的行列。

    如果把經濟專有名詞的隔閡與歷史背景的陌生這兩個因素先拿開看,《分秒幣爭》是不是一個娛樂片?當然也不是,其實它的劇情有點沉重,而且帶有民族恥辱感在裏頭,在劇情當中,編劇暗藏了替韓國解決破產危機的方案,可見部分南韓人很渴望沒有發生國家債務違約這樣讓人椎心刺骨的事件。當然事實上南韓政府是發生債務違約的,而且民眾甚至發起捐款與捐黃金的愛國行動。

    反過來想,台灣有能力債務違約嗎?台灣一旦發生債務違約,是否亞投行與中國資金正信誓旦旦地等著掠奪台灣資產?台灣既沒有IMF奧援,也不是國際承認的實體國家,被特定來源吃貨,這的確是很可能發生的情節。

    不過,在南韓發生債務違約的事件之後,強大的恥辱感增強了南韓人向上的力量,20年後的現在,我們看到的南韓,在各方面幾乎都有比台灣更積極更有企圖心的表現,只能說,歷史是會捉弄人的,對南韓來說破產危機也是國家轉機。

    其中我很喜歡南韓與IMF談判的橋段,以前我在外銷公司跟外國人談合約,就是幾乎是那個樣子,西方人擅長談判,在談判場合中靈活的手段很多,你也可以想像中國與美國貿易談判的情境,也是這樣在壓力重重之下進行,中國如果沒有好好準備,在談判桌上只會被美國人捉襟見肘被壓著打。

    《分秒幣爭》是一個金融災難片,你可以用很輕鬆的心態,來欣賞一場國家型的風暴,你也能在其中體會國家災難下的政府壓力與各方勢力的角力競爭,市場多空的兵戎相向與拯救協議的劍拔奴張,這的確是一部能讓人思考與回味的片子。

    也感謝公司公關部門的招待,讓我能用工作的名義,把老婆小孩丟包幾個小時到電影院感受國家破產前夕的氛圍。因為不能曝雷,我會在上映一段時間後,再來好好分享其中的故事劇情與金融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