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的抉擇
文/黃紹博
一直以來,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問題。但財經分析大師總是能給我們許多驚訝的答案。經濟評論家馬凱是一個看起來很正直的人,說話非常溫文儒雅,內容充滿經濟學的專有名詞,是電視媒體與民眾喜愛的對象。要怎麼說這些人呢,他們受歡迎的程度,就有如陳水扁或是林益世,一樣的曾經受人歡迎,一樣的淪落膚淺。
馬先生在成立自己的「社會企業公約教育基金會」發表一篇言論「台危急存亡之秋」,對於台灣的未來他顯然有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對社會發出警語。他說: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裡,高達百分之七十五來自大陸的貢獻,大家卻沒有思考,如果這百分之七十五消失了,我們該怎麼辦?
馬先生非常有先見之明的告訴我們,我們經濟成長如果只仰賴單一國家成長,國家將會陷入嚴重的風險,所以馬先生告訴我們為了台灣的未來,以及競爭力,我們要更加自由開放。並且他警告:
“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這75%經濟命脈被切斷,台灣將面臨滅亡,這個原以為不會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當然我們無須質疑馬先生的道德問題,就跟信任林益世的同黨們,我們要相信他到他承認錯誤為止。
消失的七十五%
首先一開始馬先生就跟大家玩弄巧妙的文字遊戲,所謂的經濟成長當中的百分之七十五從何而來?我們二○一一年,台灣GDP總額為四千六百六十億美元,當年度來自於中國大陸的貿易盈餘四百億美元,也就是說台灣對中國的貿易盈餘僅佔全體GDP的八點六五%,七十五%在哪裡?
就另一個層面來說,二○一一年,我們的總出口值為三千零八十億美元,對日本出口為一百八十二億美元,對中國為八百三十九億美元,對歐洲三百一十二億美元,對北美三百八十九億,對中國的出口的確是很重要很大的一個部分,但問題是中國佔台灣總出口為二十七點二三%,重要性也沒有高達七十五%。
七十五%在哪裡?還他是自己賣弄專業?他說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來自於中國的貢獻,那我們來這樣算好了,台灣二○一一年GDP相較於二○一○年增加了三百六十三億,而來自於中國貿易盈餘的成長是多少??負六億兩千六百萬!你沒看錯,是負值。
再看每年的統計表,中國貿易盈餘成長佔台灣經濟成長到底有多少呢?十年以來,總平均為二十八點九八%,也只不過跟出口比重差不多,到底七十五%在哪裡?難道七十五%也是三、三、二三一樣的神祕數字?
我不明白,看起來很誠肯的馬凱先生,居然會玩弄文字遊戲,又捏造一個不存在的七十五%的數字,我一直都選擇相信馬先生,但看到相關的卷証資料,感到詫異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難掩哽咽難過的心情。
表一、來自中國貿易盈餘對於台灣經濟成長貢獻表
占比魔咒?
雖然找不到七十五%,為了要寫下去,我只好繼續假設馬先生的七十五%是正確的。我們再來繼續看,台灣出口主要幾個地區占總出口值的比率,我們對於中國出口在兩千年之後大幅增加到二○○五年的二一一%,至二○一一年的二十七%。這的確表示中國佔有台灣出口重要的份額,但這只代表一件事,就是中國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
圖一、四個主要區域占台灣出口比重
民俗經濟通論家的毛病之一就是「經濟數字過敏症」。到底台灣貿易盈餘來自於中國,是好事還是壞事?答案是不好也不壞。就跟債務上限一樣,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比率代表"國家很危險"。
很簡單,如果你買了四檔股票,其中一檔股票一開始很小買得少,但因為後來變成股王,十年後成長十倍,變成你資產組合當中的最大比率,你會不會很緊張說:「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馬先生顯然對於投資一竅不通,所以才會認為追求分散是好事情。這時候他已經用自己的價值觀凌駕一切來做判斷,而不是用數字與分析的思考。
中國佔有台灣出口較高的比重是好事,也是壞事,更是一件不可抗拒的正常事情。因為中國連續十五年都出現較為全世界平均還高的成長,對中國出口增加是合情合理,全世界也有這樣的趨勢。當然台灣看起來特別明顯,那是因為台灣與中國過去有貿易管制,根本沒有開放。所以,我們既不知道台灣對中國貿易的平衡點在哪裡,怎麼能說因為現在看到數字很高,就鬼叫說有危險呢?這就像喊著狼來了,是一樣的事情。
如果來自於中國的七十五%消失了怎麼辦?一點都不會怎麼辦,那表示中國完蛋了。而且以全球金融的連動性,任何一個大型經濟區域出現困難,其他國家也好不到哪裡去。就算台灣對中國出口高,來自於中國成長貢獻大,風暴與衰退發生在北美或是歐洲,也會從先進國家延燒到中國與台灣,就算對美、歐出口比例低,台灣根本也好不到哪裡去,貿易比重只不過是一個很局部的觀點。而如果七十五%的中國失去成長,中國自然會沒有投資機會,台灣企業也會因為中國衰退或崩壞而降低出口比重,而且其他國家的比重會上升,比率的改變與絕對值,根本不是關鍵問題。
我們現在來想另外一件事情,假設,台灣經濟成長真的有七十五%來自於中國,現在若經濟繼續成長甚至超越南韓,這時候民俗分析專家會不會在電視上喊著說:「看哪!台灣的成功就來自於抓到中國的成長!」如果台灣經濟持續成長,這時候對某個國家的出口集中,很可能會被說成是優勢而非劣勢。很顯然比率問題是一種價值觀點導致的過度憂慮,而非經濟判斷。
也就是說,民俗專家善於將一種本質上是中性的事情,套上他個人的價值觀解釋成好事、壞事,這一直是民俗專家的問題。所以我又要講一次,那些本身是中性的經濟名詞:政府債務上限比率、美元匯率、國際貿易、外匯存底等等,在民俗專家的口裡與文字遊戲當中,就變成嘩眾取寵的素材。
只是民眾永遠搞不懂自己不懂的東西。而已經先相信馬先生的人,還是會相信真的有七十五%的存在,認為各人有各人的理論而已。如果科學是一種可以各說各話的學問,那會非常可怕,有人感冒會需要心臟開刀,而有人癌症就需要喝符水來治療。
滿腦子競爭力錯誤思想
回首十年前,整個財經管理學界大主流,就是管理大師麥克波特的「國家競爭力」,十年後,這個國家競爭力理論卻被現在財經主流誤用,成為民間通俗觀點。其實國家競爭力不是課本或教材,它是某種狹窄的角度下國家衡量強弱的指標,但不是國家真正的競爭力的全部。他們的角度,很像用六張不同領域考卷考小孩,然後用分書排序後,得到小孩的競爭力,做父母的也都知道,這種衡量系統,頂多就是證明小孩比較會考試而已,卻不代表小孩有比較好的人品,比較強的抗壓性或是有面對挑戰的毅力等等。
以前我小時候經常看過許多望子成龍的父母,為了追求小孩的「考試競爭力」,用各種獎勵機制與小孩交易考試成績。將考試成績當作目標管理,甚至許多小孩品行偏差,父母都不在乎,但只要孩子會考試,能念台大就把小孩當作「乖小孩」。這是當一個父母沉迷在「競爭力觀念」之下導致的偏誤。
同樣的,如果民眾與社會觀念執著在「國家競爭力」,我們經常會得到貿易保護、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卻忘記資本主義的競爭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讓市場更有效率。所以,競爭力不是問題,問題是如果只單一強調競爭力,這樣的國家相當的危險,錯誤的民俗通論與偏執的民間共識,會引導一個國家經濟政策會走上偏鋒,自毀前程。
關切對外政策、忽略國內政策
不知道為什麼,那些強調國家競爭力,經常要把國際貿易混為一談。如果真的是國家與國家比較競爭力,政府清廉、環境衛生、國家安全、社會治安、人文水準,都是非常重要的項目可以提升,為什麼財經媒體都只把眼光放在國際貿易上?或是只重視供給面的產業政策,卻忽略可以提升需求面的公共政策呢?
如果重點不是「競爭力」而是提高「生產力」,國家還有許多可以做的事情,可以更健全消費市場。因為生產力是一種經濟定義,生產力長期提高,民眾平均生活水平會緩步提升,雖然市場經濟也會導致貧富差距,但政府透過社會福利幫助貧窮線以下的民眾,我認為這是善良的台灣人有的基本素養,沒有人會反對。而且生產力提升是一種自己超越自己的概念,如果我們國家五年後生產力增加百分之二十,平均薪資所得成長百分之十。國家競爭力排名沒有改變或是退後,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嗎?沒有。你難道以為外資企業要來台灣投資設廠,會看洛桑管理學院的國家排名來投資嗎?別傻了。
就跟美國與日本的國家財政信評被調降一樣,競爭力的本質不會因為信評機構或是某種名次而有所改變。我們也時有耳聞,有些企業為了讓自己評等更好看就粉飾財報,或是希臘為了加入歐元區而金融創新操弄國家財務數字。這種為了提升某種競爭力而做的任何動作,都沒有改變本質,卻產生新的風險。
一個國家生產力要提升,可以在許多方面持續改進,聽我的答案你會非常訝異:例如政府提升了台鐵、巴士、高速公路的運輸效率,這樣可以提升生產力。一個員工發現一種更好的生產流程讓生產效率增加而他願意跟同事分享,這樣可以提升生產力。工程師研發團隊發明一種優化的製造技術,節省施工時間與用料被企業廣泛運用,這樣可以提升生產力。因為生產力與勞動生產率有關,是單位小時勞工的產出。如果你認為提升生產力就是競爭力,你就不會認為改變台灣出口貿易的地區占比是一種競爭力,你也就不會認為政府需要補貼對美國、歐洲、日本的出口,更不會覺得要壓抑到中國的出口,因為政府要提升國家競爭力,跟國際貿易地區的比重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都是政府無能?
學過管理學的人都知道,所有的管理理論最後都會加上一句「需要高層的支持」。當然受過這種專業訓練的教授,也不免俗一定要來隨風逐流一趟,以表示他是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就跟投資人投資失敗就怪政府,是一樣的窮酸心態。
總統無能跟政府無能是兩回事情,而整個世代個無恥無知跟總統無能又是另一回事情。當這些四、五年級在台灣社會掌握政治勢力、企業經營、法律制定、金融運作等等的時候,當長輩們互相狗咬狗,結果居然給我們一個狗屁不通的答案--政府無能??
雖然台灣歷代總統都頗為無能,但在我來看真正的問題是--整個四、五年級世代的無能。他們有陳腐的舊思維,錯誤的目標導向,迷信國家競爭力,眼光只看進出口部門,忽略國內自我提升與自我超越的想法,政策向財團傾斜(供給面政策),又輕看助長消費施政(需求面政策),才是台灣存亡關鍵在思想上與出發點上的大問題。
財經專家請別再誤人子弟
如果批評受媒體尊敬的財經大師是一件錯事,那我要義無反顧錯到底。因為他才是誤導群眾、掩蓋真理、不懂裝懂、自以為清高的錯誤來源。
其實馬先生成立「社會企業公約教育基金會」他的立意看起來是好的,他呼籲政府要提高警覺的高度是夠的,他希望國家降低貿易保護接受更自由化市場的目的是良善的。可惜他的推論與分析是無意義的,數字是捏造的,還會讓民眾過度執迷貿易比重、或是國家競爭力,在社會上有這麼高名聲的長輩,自己糊塗自己不清楚,在我來看這是很可惜的事情。錯誤的觀念是一種思想上的毒,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
其實不只有我批評馬先生,還有經濟部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