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12-26

傻傻分不清的通膨與通縮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文/黃紹博
    這幾年許多人,尤其是財經媒體對於「總體經濟」算是越來越關心,也作了越來越多比重的報導,連政治談論節目,在許多敏感時刻,都要拿總體經濟作為討論的主題。這是不是表示,台灣人就越來越了解總體經濟?或是對於政府政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很可惜,大眾對於經濟理論的琅琅上口,不但沒有更好,反而看起來還有更惡化的現象。

    經常看得到財經媒體的庸俗通論就是「物價上漲就等於出現通貨膨脹,物價下跌就是通貨緊縮。政府印鈔票就會得到通膨,通膨的時候政府要緊縮貨幣政策創造通縮來抑制通膨,如果通膨持續出現或惡化就是政府緊縮力度不夠。如果經濟景氣出現物價減緩的回落,就是政府緊縮貨幣的不良後果。」這會讓我們同時產生出好幾種錯誤而且混淆的觀念。

    首先,通貨膨脹並不是用物價上漲本身的單一因素來衡量,通貨膨脹是否產生還要跟總體經濟中的實質購買力來做比較。這可以透過「貨幣的中立性」來解釋,如果一個國家晚上宣布,隔天的貨幣價格,全部少一個零,物價與薪資在同一時間的同步變動,加上等量的流通貨幣縮減。整體來說,價格的確有了變動,但實質上就購買力來說卻沒有影響。當然,聰明的人還會說經濟中還會出現改標價的摩擦成本等等細微的因素。而我們也可以說,經濟學家同時也透過這種比喻來告訴我們,單純只看物價變動本身並不是衡量通貨膨脹很好的指標,還要跟實質購買力、實質利率與預期通膨來作比較,才能夠論斷通貨膨脹的程度。當然,要準確衡量"實質購買力"、"實質利率"與"預期通膨",就需要依賴經濟學家費時的統計與複雜的數學能力。一般人搞不懂想不通,就很容易忽略重點,直接把物價跟通膨聯想在一起成為一種思想上的捷徑。

    再來就是通膨相對於通縮是一種相反現象的描述,也就是說通縮本身不是作為糾正通膨的辦法或是工具,貨幣緊縮才是。此外,認為中央銀行緊縮是造成經濟衰退的主因,本身又暗示著中央銀行在通膨期間應該採取無為而治的態度,但面對通貨膨脹中央銀行又責無旁貸。整套運作的邏輯充滿矛盾。

    所謂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揚、繁榮、擴張,這些經濟專有名詞,是在不同構面對於經濟現象的解釋,實際上他們分別是對於經濟、價格、商業、政府等不同領域的描述。雖然,這些名詞之間有所關連,但卻不是一種孿生或互為衍生的同義詞,如果我們習慣於簡化的思考,就很容易把那些衝突的事情混為一談。

    容我說得更慢一點。你知道的,你每天都會接觸氣溫、全球暖化、季節變遷、異常氣候等氣象問題,這個大家都有親身經歷的模型很適合用來解釋經濟名詞的差異。我們知道,一年之中會有四季變化,隨著春夏秋冬的循環,"長期"而言"平均溫度"也會有冬暖夏涼的自然周期現象,但這不表示造成四季變化的主因是溫度,而溫度季節變化中的表象之一。你絕對不會否認,日照、濕度、雨量等其他因素,也是季節變化的表現。

    在夏天的時候有時也會氣溫下降,冬天的時候也會有短暫的氣溫上升,但你因為對於季節有明確的認識,所以你不會因為一天的氣溫上升,就在冬天之中開始預測下周夏天就會來到。或在夏天的時候因為幾場大雨,就斷言冬天已經出現。這時候,你是很理性的。

    但不論四季變化,冬天你會感到寒冷確實看到氣溫下降,全球氣候專家還是告訴你全球正處於"暖化"當中,從北極冰山面積大量的融化,北極熊與企鵝無法依靠冰層維生,你也能在冬天寒流來襲之時,認知到"全球暖化"的效應。你不會無知的說「寒流來了,所以地球開始"冷化"」,因為科學家告訴你,"暖化"的主因是"二氧化碳排放"而不是溫度變化。

    好了,我跟你上了一堂國小程度地球科學課程以後,請你聯想,如果物價變動就是氣溫增減,全球暖化就是通貨膨脹,而四季變化就像景氣循環。你大概就能認知我所謂價格上漲與通貨膨脹之間在格局上的差異性。

    所以你應該再也不會看到麥當勞在降價、百貨公司在促銷打折或是豪宅區停車費期間特價優惠的時候,就宣稱總體經濟進入了通貨緊縮。畢竟單一個體廠商的價格競爭行為,並不足以作為總體經濟的判斷數據。

    如果你瞭解了經濟名詞本身有意義上的限制與嚴謹的要求後,你接下來要認識到個體與總體的差別,這裡可以講到另一種故事。那就是一個人在夏天的時候,如果努力的用冷氣讓自己房間降溫,所以讓空調機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運轉,他的房間溫度產生了令人愉悅而舒適的氣溫,但他不能宣稱,他醫好了"全球暖化",或是他告訴大家,只要全世界的人一起開冷氣,地球就可以冷化。長期排出廢熱的過程與結果,會造成更全面的暖化現象。也就是說,個體上的"降溫"行為,在總體上出現了"暖化"的反向結果。

    這就是大自然弔詭的地方,但你很可能會認為我在高談闊論什麼異端的知識,其實這種個體集結成總體之後所產生的質變,你非常的熟悉。

    在自然界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當原子組成分子以後,化學特性與物理特性就不相同了。分子組合成化合物的時候也依然如此,有時候特性還會完全相反。就好比氫原子組成氫氣分子以後,體積化性就完全不同,而氫原子與氧氣化合之後,卻能由氣體組成液體,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水分子。水不拿來稱作氫氣加氧氣,完全是另一種元素,不會等同於把氫氣與氧氣在低溫下液化的性質。因為科學家知道,那是不同東西,必須要用新名稱來定義。

    經濟學也是如此,在個體經濟上,許多人知道物價上漲,需求就會下降,從需求曲線的負斜率就可以得知。而總體經濟也有總需求曲線,物價上漲使購買力下降,導致需求降低,這是一般直覺上認為沒有錯誤的地方,聽起來也很有道理。有些有唸過經濟學的人還會說,看哪,總需求曲線也是負斜率,所以個體經濟表現等同於總體經濟表現。但事實上,在總體經濟中,總合性的物價上揚,會導致收入的增加,這時候總需求曲線並非沿著負斜率的衰退方向移動,而是整條線段向右平移。

    也就是說同樣的需求曲線與總需求曲線,外觀上都是負斜率,面對相同的物價上漲,兩個模型必須要有不同的解釋。這就是我所說的個體上的總合,不總是等於總體。

    你會發現,光只是一些媒體報導常用的觀念,要花時間抽絲剝繭一一澄清與解釋,就需要從不同構面來思考,才能把那些多如牛毛的錯誤思想給逐步破解。所以,這告訴我們,經濟學家講的才是正確的嗎?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因為我發現連經濟學家、商業學院學生、操盤人、分析師一樣會犯相同的錯誤。

傻傻分不清的證據一

    有一本書叫做《通貨緊縮》,它經常被一些金融預言家拿來引用,凡是到金融市場悲觀的時候,書裡面的觀點與理論都會被拿出來大作文章。還被許多空頭人士當作至寶來看待。我們可以看一下作者的抬頭,他叫作葛瑞‧削你(A Gray Shiling,2000),是一名經濟博士兼專業的經濟顧(人)怨與投資顧(人)怨,是富比士雜誌的專欄作家,也是好幾家公司的董事。哇,聽起來還真有來頭。但這本書在形式上非常的經典,他就是那種標題用反市場大方向的聳動標題(吸引你),前半段集中在圖表分析與歷史陳述(混淆你),而後半段給你一個金融市場預言與投資建議(讓你忘記他前面所說的全部廢話)的廢書。

    在市面上有九成這種大賣的暢銷書,書中雖有充足的資料與豐富相關的數據,卻沒有提出專業的方法,或是說明如何運用那些資料獲得作者預測的結論,歸咎起來只是憑藉著個人經驗與某種神祕的直覺而得到最終的結論與金融預測。看完那種書,只會讓讀者對那些引用的資料更感困惑而已。

    舉個例子,他在書中提到「在良性通貨緊縮的時代中...商品供過於求,是造成物價走跌的主因。新科技的發展,就是帶動美國在一八○○年代與一九二○年代良性通貨緊縮的主要原因。」(註一)這聽起來真糟糕,新科技是良性通貨緊縮的主因,我真懷疑他是蒙古大學的經濟學博士。

    我不大明白他所謂的"良性"通貨緊縮的意義,很顯然他是想要對照許多正統經濟學家認為要有"溫和"的通貨膨脹,儘管正統的經濟學家也無法回答我們"多少"才是良性的通貨膨脹。但我很好奇的是,那在"良性"的通貨緊縮與"溫和"的通貨膨脹中,政府的政策是?兩者取一,還是兩者皆可?這些接下來的深入問題,削你博士都沒有回答,或許公共政策不是他的專業。

    但更讓我驚悚的事情是,他居然宣稱新科技與生產力的提升而導致的價格下降,並且會造成產能過剩,就是通貨緊縮的來源。這讓我非常緊張,因為我知道以前我買一顆裸裝64k的FPRAM晶粒,要新台幣二百元,而現在一條2G的DDR3卻只要一九九。我也知道一台四十七吋平面電視過去一台要二十萬,現在四十七吋液晶電視卻只要一萬五。天啊,我們陷入了"良性"通貨緊縮,回不去了,快用削你博士的建議從兩千年長期持有政府公債並錯過二○○四以後的多頭與繁榮吧!

    只是大一商學院念過經濟學的都知道,生產力的提升是總體經濟繁榮的來源,消費者受惠於某些新科技的價格下跌之後,難道不會提升其他部門的消費?把生產力提升所帶來的價格下跌當作是"良性"通貨緊縮,真的是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總體經濟會產能過剩,主因是由於需求由高峰下滑,但不能倒果為因的認為原本在需求成長的時候,所提升的生產力是緊縮的來源。我又努力的去看作者版權頁,想知道上面是不是印著博"土"而我卻誤以為是博"士"。

    削你博士剛好完全犯了把個體經濟理論套用在總體經濟的錯誤,甚至於為了宣揚他長期《通貨緊縮》的理念,而把經濟學課本給忘記了。這種為了自己書中理論而斷章取義還強詞奪理的暢銷書,我深感佩服,尤其是書底與序言中一起推薦的那些推薦人,情何以堪?

傻傻分不清的證據二

    我在二○○五年的時候,看過也聽過很多類似的言論(註二)。因為大家對於物價與通膨的概念混淆不清,所以在石油等原物料不斷上漲,而電子消費產品卻不斷價格下跌的狀況。那些金融分析師,居然想出了一套絕妙的鄉愿解釋,「這是一個上游通膨與下游通縮並存的世界。」電視上的分析師比博士更加進化,因為他們不是忽略經濟學,而是提出了全新的理論與解釋。這或許是習慣性的政治用語使然,這種通膨通縮一邊一國的理論,大概只有台灣人發明得出來。一樣,他們也是把個體上的現象拿來解釋在總體經濟上,把廠商面對的價格競爭,當作是總體經濟。

    事實上,你若知道總體需求曲線會因為價格上揚與生產力帶動的薪資提升而向右移動,你就不意外,當某些新科技或是生產力大幅提升而讓價格下降的時候(分析師與博士都誤導為通貨緊縮),你能買得較多,廠商獲利也變得更多,原物料價格上漲又產生更高的薪資與收入。景氣上揚的時候,儘管需求很大,但廠商價格競爭還是很激烈,這完全是繁榮的正常跡象,而不是通貨緊縮,或是一邊一國。

傻傻分不清的證據三

    我所說的混淆,到現在依然存在非常多的財經報導與言論當中,很像一種汙染環境的重金屬,在食物鏈當中不斷循環,累積在大家的腦袋當中。近來我在電視上聽到有人說,由於歐洲政府不斷被破減赤,將產生通縮的預言。其實你若觀察那些電視分析師的言論,他們之前是說歐洲政府赤字是衰退的來源,所以政府應該要減赤,但因為歐洲政府減赤不足會造成經濟衰退,就會陷入通縮。隔幾個月以後,歐洲政府真的開始減赤,又說因為政府減赤將導致總需求下降,然後就會通貨緊縮。我其實無法明白,不減赤也通貨緊縮,減赤也通貨緊縮,這是哪一種總體經濟學?這很像是一種以"通縮"變應萬變的阿Q精神,不論如何結論都是通縮。

    重點在於政府減赤的時間長短與力度,也就是說歐洲政府裡的經濟學家(希望裡面沒有削你博士),他們當然明白減赤對於總體經濟煞車的作用,所以歐洲政府提出的減赤計畫也讓人覺得隔靴搔癢,因為他們也不希望產生經濟衰退,但我不清楚歐洲的經濟學家是否認同讓過去的通膨緩減是個好辦法。

    事實上,二○一一年油價與原物料的上漲引發PPI與CPI上漲的確造成不少麻煩,美國在一一年下半,CPI年增率或是GDP當中的價格指數持續小幅的超過GDP的年增率,要讓原本的通膨緩解並處在通縮之上的目標,我相信那的確是經濟學家理想的目標。

    也就是說,不管歐洲或是美國都在通膨緩解與通膨乍現的路上,若現在就能預言那種名目利率水平降低且貨幣需求大幅增加,價格與工資又同步下跌的通貨緊縮,我認為要留意其可能性,但現在就信誓旦旦作出通縮的論斷確實太早。

    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而開始對於那麼多財經知識受到誤用而感到緊張的話,我要勸你不要有任何的憂慮,畢竟哪些經濟學博士、電視名嘴、財經記者,都會犯這種"全天下人都會犯"的錯誤,那你也可以大感放心。這表示在經濟理論上犯了根本的錯誤而胡說八道,一點關係都沒有,真的!反正只要跟一群人犯一樣的錯、信奉一樣的理念,就不至於出錯了。

    畢竟,在這愚昧遮蔽智慧的黑暗時代,批評那些犯錯的人才是真正的錯誤。

註一、《通貨緊縮》第二○二頁
註二、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test/content.aspx?a=W20050117085&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