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現代的社會中,如果你是一個成功的經營者,免不了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公司管理,不但如此,如果你是認真的員工,你最大的煩惱則是被公司管理。
例如,有些公司將工程師定為責任制,不以工時當作本薪,但又用加班時間做為績效考核的標準之一,為了競爭與讓績效分數更高,工程師就會長時間待在辦公室,但結果就是許多人到中午以後才開始認真工作,而且經常利用公司資源在辦公室為手機充電、養魚、養殖物等等。
有的公司希望員工上班更專注,所以封鎖公司網路權限,只能瀏覽內部網路,高段的工程師就也會繞過防火牆突破公司封鎖,或是有的人乾脆自已用3G網路上網,免除公司的管制。
這種現象可以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引發下有對策的結果,會導致政策發展與一開始設想的不一樣,所以制定管制政策的時候,一定不能忽略新政策可能帶來的反效果。
3.1政府管制
從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我們知道,經濟是依靠供給與需求兩者市場力量而去運作,政府有時候會去挑戰市場力量,但也往往要付出一些代價。當政府干預市場活動的時候,我們稱作政府管制(Governmental Regulation),政府經常使用的手段為透過制定法律干預企業活動與規模、透過宏觀調控穩定總體經濟、經營國有企業、政府徵稅與社會福利、成立監管機構積極管理商業活動或是直接在市場進行價格管制。這一整套相關的經濟學研究,我們稱作「管制經濟學」。
市場經濟通常是最好的經濟運作方式,但市場失靈時經濟學家也支持有限度的政府管制。現代的政府管制一定要有足夠的理由與目的,如果市場天生有缺陷與約束,會導致市場運作失常,政府適度的管制則可以確保市場繼續運作,建立更透明或是更有效率的市場運作機制,以實現社會更大的福利。
只是跟牛頓第三定律所說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很像,想要挑戰市場力量,經常會得到市場力量無情的反撲,使得政府管制效益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