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6-11-04

賽芭專欄 -- 散戶投資術(2) -- 五個本質與五個想法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我一直認為,投資要先觀察"散戶行為",然後盡量避免"散戶行為",這是讓自己不斷成長減少失誤的方法。在上一篇"散戶的投資術--年年賺10%"中,我以散戶的操作行為模式作為主題,這次我想要討論的是散戶的心理與情緒。 話說今年9/4號的時候我收到來自於我的親弟弟,標題為"抗議"的一封信。



................................................................................



        我真的要跟你抗議基金的操作方式! 你在大盤6450把賣掉基金,又在6750轉換回來,少掉300點的價差,還要付手續費!這實在不是高明的操作!! 今天開始反而得居高思危,我自己的觀察是台股現在是區間震盪,不可能出現大波段的漲幅。高檔有太多人套牢,就算帶量攻過7000,量出到千億以上數日無法維持或是散戶出籠量暴到極大,法人便會開始摜壓。 2008大選前基本上這種戲碼連要出現的機率都微乎其微。 所以,我自己認為6400以下都是佈局電子基金的好點,越低越買6700以上就該注意,看成交量而為之,若快速放大無法維持成長就該出手股票基金。



...................................................................................

      

        說實話,剛看完這封信,雖然是親兄弟,但我的確有些惱怒。我辛苦幫他操作基金,賺了錢也不會分我,操作上不如他的想法,還要被罵,簡直就像行政院長,裡外不是人。不過我完全能理解為何他會有憤怒,因為過去的我恐怕跟他沒有兩樣。對於操作的理由技巧在這裡暫不討論。 我的弟弟還在學校唸書,十足學院派的風骨,過去我跟他討論股票的時候,他對於技術分析可總是不屑一顧,他對於財報的理解與分析十分充份,但是對於操作、換股、資金控管可以說是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所以他的投資組合兩年下來還是難逃虧損的命運。我注意到,他開始涉獵與技術分析有關的題材,雖然用的是計量的技術分析,可惜的是他在信裡還是用感覺做結論。



        因為工作相關,我常跟很多朋友討論對於投資的看法,以及操作的想法,我的感覺是輸家具有相同的特質;我記得自己在未經過市場"教育"之前也一樣,常有一些心理狀態,我稱做五個本質與五個想法。



         五個本質:



        本質1.從小到大的交易習慣

       股票市場裡的買賣很簡單,按個按鈕買,點個滑鼠賣,實在是再簡單也不過了。照理來說人生中大多數的決定、工作、談判、企業決策等等,會很自然用到理性分析。但是一般人在做交易決策的時候,卻幾乎都是受到情緒的驅動。這也許跟我們從小到大買東西有關,從小到大買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相當隨意而主觀的買賣,幾乎沒有人是利用邏輯與理解,並且分析產品優劣,對自己是否合適,要持有東西多久等等....因為我們習慣用感覺買賣商品,進到了股票市場,已經註定帶著不縝密且輕率的交易習慣。



         本質2.追求安全的群眾心理

       長久以來人類的社會群居而生,野蠻時期為了求生存,人類或動物都會有追隨多數,並且加以模仿的天性。對於文明社會,就轉變為多數人認同的價值,只要多數人認同,就會產生安全感,對於危機視而不見。這樣的群眾互相模仿的行為讓人覺得舒適,會強化想法加深認同,並且也限制我們個人的行為。在股票市場,群眾心理是最容易讓有心人士操弄的工具。



        本質3.過度解讀媒體的訊息

        人類天生對於刺激都會有反應。有人做過統計,現代人出門工作到回家,一整天竟可以接觸1200多個廣告。尤其是現在媒體如此發達的時代,透過電視、報紙、網路、口耳相傳的重複播放,就變成過度強化的想法了。說一遍是老鼠,第二遍是山貓,第三遍就變成老虎了。媒體的傳播可以加重人的情緒,這在中國古老的曾參殺人故事裡,三個人重複傳遞一個相同的消息,連母親都會相信自己的兒子殺人。



         本質4.成見的謬誤

        人是依賴經驗作為判斷的動物,但是自己的經驗是否過於狹隘或是偏頗則無法自我衡量。就像人沒有辦法舉起自己一樣,在工作場合中,儘管績效不同,但也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自己偷懶。每個人的客觀或事實,都是自己的主觀定義的。一旦信念或想法成形,就難以重建,抗拒改變。既然不見棺材不掉淚,就注定要進棺材。



         本質5.價本位主義

        也許是從小對於分數斤斤計較的教育體制,大多數優秀的學生對於分數格外敏感,尤其是越厲害的學生常常為了爭取1分、2分而爭破頭的K書,在學生時期就以分數高低做為價值觀,只要分數高的自然在心理上就產生莫名的優越感。出了社會,沒有分數比較,就用年新、月薪來做比較,薪資的高低決定了社會地位,偏偏投資就是用的是金錢,買進是價位衡量。大家都知道買股票是買低賣高;對數字過度計較,導致對於買進成本產生執著,使得操作決策中充滿情感。就像學校把六十分作為及格的分水嶺,大多數人很自然的視買進價位為分水嶺。低於成本就會悲傷、恐懼、不滿,高於成本就會歡喜、熱情、興奮。股價天天波動,本來就是有高有低,情緒在那裡跟著反反覆覆;如果沒有適度節制,時間久了,不是變成追求刺激的賭徒,就是得到精神分裂需要看醫生。



        因為散戶基本的心理特質相同,全世界皆然。輕率交易,搶進流行熱門的股票,認同重複的消息,並且執迷不悔,又感情用事;這樣不淪為輸家實在是很難。



        五個想法:

        散戶買進股票以後,只能仰賴自己的主觀或是別人的明牌,操作沒有定見,對於股票沒有信心,多半只能用感覺來做買賣。我認為散戶只要出現如下的一些想法,都是危險的訊號。



         1."看到豬頭賺錢也心動...

        " 這是一般人買進最簡單的理由,因為隔壁的三八阿華賺錢了,不爽大家都賺錢,所以我也要買股票。看著別人的部位不斷獲利,自己沒賺到就誤以為產生虧損,心中充滿懊悔,這種帶有種憤世嫉俗的想法,進入市場只有死路一條。因為連豬頭都買進賺錢,等你再進入市場就是買豬頭手上的股票。



        2."再也不會有更好的機會..

        ." 這多半是對於別人報的明牌持有的單純想法,因為聽到X大報的名牌都神準,支支漲停板,天天創新高,現在又有一個新明牌,不買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就像被電視購物催眠的小女生去買減肥藥或是長高藥一樣,這麼熱情澎湃的想法,想要克制實在很難。買進之後,因為充滿了太多不切實際的想法,得失心極重,不是一下跌就嚇得停損就是抱著抱到死,抱到輸光了本金,就真的在也沒有機會進場。



        3."凹一次就可以把輸掉的賺回來..

       ." 這多半是有虧損經驗,邁向全部輸光前一步的想法。既然敢那麼確定,押下大量的本金,甚至融資借錢來買股票,不是掌握什麼內線消息,就是追逐媒體經常報導的熱門類股,數字那麼明確,未來那麼透明。就表示可能快要沒有上漲空間,既然都脫到只剩內褲,料也都快要露光了。



       4."期盼股價會上漲...

      " 人能好好活在世界上就是因為有盼望,這是一個神聖而充滿信仰的話語。但是在股票市場上,如果等到只剩下期望的時候,都是虧損已經造成,傷害已經產生; 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裡,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過,要觀察股票由信心堅強者還是信心脆弱者持有,如果持有並不是靠著對於財務、產業的信心而持有股票,就表示你自己是一個信心脆弱的人。盼望是需要建立在信心與信仰之上,沒有信心的盼望,只要事與願違,失望之後就會絕望,絕望以後就會做出傻事。



        5."發生XX消息股價到底會怎樣...

        " 這是最普遍的市場現象,認為事件與股價有強烈關聯,這也是股票名嘴與股市專家最會分析的地方。總是新聞報導什麼消息,當天晚上名嘴一上電視就要發表看法,好像各個都是金田一或柯南,硬是穿鑿附會,找到股價上漲或下跌的理由,散戶也最愛這樣的思考推理,感覺上不但專業而且有因果關係。例如最近最熱門的國務機要費,每個專家都在討論對於股價的影響,信誓旦旦的說著利多或利空。如果上漲下跌一定要有理由,可是常也看到明明沒有什麼大事,晴空萬里,股價也是莫名奇妙大跌,那要怎樣解釋?大家都愛聽故事,但是故事與現實一定會有差距,中間的差距反而套利的來源。 心理情緒一直都是投資股票這件事情最大的魔考,人的行為是受到想法影響,而想法會受到情緒羈絆,而情緒來自於受到刺激後的反應產生的感覺。



        台灣是相當地窄人稠的地方,有報導轉寄信平均周轉六次就會回到你的信箱裡,消息總是可以過度強化。對於消息,我有一個重要的原則,一律先假設"消息是為了放給我知道"作為前提來保護自己。另外就是要多看總大的文章。 最後,回到那封抗議信,我有點不客氣的回信。         親愛的弟弟 當時8/21的訊號出現大量長黑,一黑吃六紅並且跌破10、21、65日均價,那是遇上危險訊號所做應該的操作。被震盪洗出不但是必要之惡也絕無錯誤。 一旦危險的徵兆消失,用略高的價位買進,中間的差價,要當作是避免自己的財產受到火災偷竊的保險費。



        紀律操作本來就不是一項高明的行為,卻是贏家的心態。我下轉換單是在8/31,所以是9/1的淨值,當時加權6651點,並非6750點,你灌水了100點!! 你對於盤面有不錯的見解,不過我好奇的是,既然你認為指數攻不過7000,所以可以假設你認為指數預期可以到7000點,那在6450與6650盤整做區間操作,並在突破箱型時加碼,這應該是正常的操作。 若你認為頭部在6700,但實際上指數早就強勢跳空攻上6700並且看回不回,反應權值股走勢的0050更是先於大盤先攻上6800當時的關卡,權值股未轉弱,怎麼能說6700危險?就算只到6800就反轉,在6650加碼我也不認為有錯。 如果你認為要看成交量,那可以能否告訴我如何觀察成交量的水準? 一千億真的就是大量嗎? 多少的量能才是爆量極大?而且快速放大是多快? 現在來看7000以的確有套牢量,但你怎麼能預期到時候的時空氛圍與環境呢? 要創高本來就是帶量才能突破。 價量分析其難度在於訊息多空夾雜,如何定量是其中一個難度,如果是憑感覺,我則認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