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06-09

專業投資不歸路

 


    很久以前我討厭別人來問明牌,因為報錯不但自己丟臉,還會害別人套牢。但是明牌報久以後,我看得更開了,也練得夠厚的臉皮,同樣的明牌,最後會賺錢或是賠錢,其實是對方取決對方的操作與運氣,所謂命運這件事情就像這樣,在你進場的時候早就已經注定了最後的結局。隨著時間的累積與變遷,我也慢慢不報明牌,一般朋友聊天或是詢問,我也都是建議投資0050,講到0050當成明牌,其實又好像在講廢話,正常的初學者都不會買進0050,他們會嫌0050報酬少看起來不會漲,反而是很多待市場比較久的投資人,當我跟他們講到0050,他們也都已經持有一定的部位了。

 


圖、00502003/628元到2022/620年漲到130(最高到152.4)

 

    現在我比較怕別人來問的是:「該不該辭掉工作在家投資?」我實在是不想澆人冷水,但大多來問我的人,我看他們其實都還沒真的準備好在家投資這件事情。倒不是說人家技術不好,還是財務實力不佳。我反而關心的是,他們的人生態度跟生活已經準備好「在家投資」這件事情了嗎?

    在銀行通路的風險問卷調查中,如果你取得「專業投資人」身份,銀行就可以賣許多「特殊」的金融產品給你。照銀行的定義專業投資人是總資產達三千萬以上,具有充分金融商品交易知識與經驗。其實它只是一個資產衡量的標準,一個總資產三千萬的客戶,你賣給他一份一千萬或五百萬元的高風險產品,就算那筆投資虧光了,客戶也不至於完全破產。但如果那個客戶在三家不同銀行都分別買了一份高風險產品,那曝險就肯定超標了。儘管當你成為VVIP的專業投資人身份後,你會看到許多看起來好康的複雜產品,但對於銀行與金管會來說,「專業投資人」等於是個免責條款,銀行可以讓客戶涉獵更高的風險,而不用承擔道德責任。

    「專業投資人」這個名稱在理財領域,好像是個金字招牌一樣,聽起來很響亮,但實際上是個繡花枕頭。沒有過過這種日子的人會覺得羨慕,但如果你真的來試試看,我只能說還真他媽的有夠黑暗。對我來說「專業投資人」,基本上就是一種「在家投資人」,毫無專業的成分可言。

    我所謂的毫無專業並不誇張,這是有原因的。「在家投資」完全不是個正式工作,他就好比是在「家帶小孩一樣」,人人都知道你有在做事,但是所有的公司人事單位,都不會把它當成職場經歷。你在家投資越久,你不但工作資歷中斷,你的專業也不會被任何單位認證。常常有新認識的朋友問我是做什麼的,我都是回答「我在家帶小孩」,公開這樣說其實是蠻沒有名份的事情。除了你自己知道帳戶裡數字的起伏變化,沒有任何人會給你額外的評價,你在社會上也沒有身份地位。跟朋友聚餐聊天,當你講自己是「在家投資人」,別人也通常是「呃…..」然後就接不下去,不是覺得你很臭屁,就是投以過度羨慕的眼神,以為「在家投資」這件事情很美好。

    「錢多、事少、離家近」一直是爽缺的代名詞,「在家投資」給人錯誤的印象應該就是這樣。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以及我觀察其他跟我一樣走上這條歹路的人,並不所以然。我認識的每一個專業投資人,他們在投資領域的努力,絕對不會比你上班還輕鬆,市場一直在變動,市場對於未來的預期也一直在改變,如果你想要獲得很好的報酬,大量的閱讀與分析研究是少不了的。金融市場是每一個參與人交易後的結果,我們沒有能力探知每一個人的想法與決策,但是會盡可能掌握足夠的訊息來降低決策風險。此外,我認識一些短線操盤的高手,他們可是每天跟市場來回搏鬥,順風的時候可以賺上千萬,賠的時候也是數百萬起跳。所以,專業投資人的工作份量可一點也不少,而且為了跟上時代,新的產業知識要學,新的熱門主流要追,國際資訊與總體經濟變化要了解,還有會計規則調整要自我補腦,每一項都不能少。如果你以為「在家投資」等於事少輕鬆,那你就是有錯誤的期待。

    投資對一般人來說比較像是休閒活動、一項業餘的技能發展,一個專業投資人不管在家裡還是國外,如果有手中有部位,其實你手機打開連上網路都還是會掛心市場,除非你資產累積已經夠高而且成本夠低,可用的現金流多到讓你足以忽略市場起伏;若你是還在累積小勝跟儲存資本的初期時光,你可沒有閒著的機會,離家近永遠不會是優勢,因為你的問題是你一直要靠近市場。充足的資本對於投資來說是有優勢的,所以在家投資你需要的資本肯定是越多越好。你可以想想一個剛開始決定離職要在家投資的專業投資菜鳥,本金大概是三百到五百萬,你的目標是要在十年二十年之內拚到兩、三千萬,你總是要戰戰兢兢,沒有閒暇的可能。資本就像是公司營運的週轉金,你有週轉金才能買物料才能銷售產生利潤,如果你的資本根本不到三百萬以上,你憑什麼認為自己可以在家投資持續翻倍?如果你一開始的本金已經有一兩千萬甚至更多,你又為何要辭掉工作,丟掉社會身份,跑去在家投資?在家投資,你需要不小的資本,要自學充實的層面很多,而且不管你在哪裡,當市場有大型波動的時候你都需要應對,你永遠都要看市場臉色。更不用說那些還要去挑戰美股交易的人,不知道要犧牲多少時差換來的睡眠時間。

    縱看身邊的專業投資朋友,有些能力好到可以去幫大老闆做私人操盤手,但是你沒有人脈管道的推薦與足夠充分的實力,或是不能接受每日打卡受命於金主的牽制,那也不見得是條光明大道。我其中一部份朋友他們是短線高手,整天盯緊盤面,在我來看他們是在跟市場快速搏擊,有受過良好的訓練帶來專業的反應與操作上的紀律,他們不太像是投資人,更像是一種運動選手。他們經常要跟市場競賽,承擔市場風險帶來的壓力,順風的時候要持盈保泰,逆風的時候要想辦法減災逆轉。另一類在家投資的人是Proprietary Trader,他們做的事情比較接近自營商交易員做的事情,就像不同交易員有自己的屬性,個人投資者也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持有部位較大,承擔風險能力也更大,部位盈虧的波動也相當驚人。

    但是不管是哪一類的專業投資人,我都看過被市場吞沒的不幸故事。在運動場上會受傷,在賽道上會有撞擊意外,在金融市場也會有極端風險。先不講為什麼會遇上極端風險,一旦你的交易過程遇上了極端事件,而且你對部位的風險控制還做了錯誤判斷,除非你資本夠雄厚,否則你很可能受創一次就再也回不來原本的狀態。例如受傷的王建民不能再打大聯盟,或是舒馬克車禍昏迷六年多,或是像巴菲特好友,查理盟格一路加碼阿里巴巴最後還停損鎩羽而歸,但是人家本多終勝,虧損3300萬美元也還是無關痛癢。但是你呢?

    在家投資投到破產或是躲債流浪的故事還真的屢見不鮮,像是2020元石油崩盤一群投資人被清算出場,最近台灣也有人因為投資Luna幣賠了近六千萬而輕生,以前有個教學房產財商的投資客,帶著學員涉獵走私黃金,最後搞到出境躲債。就算是新光金的投資長,累積不知道多少專業與知識,最後栽在俄羅斯債與反0050避險,虧損超過三十幾億。一時的飛黃騰達,下個時刻就煙消雲散讓人不勝唏噓,沒錯,我說這些話就是要恐嚇你。如果你沒有受過足夠訓練,你會上賽道跟人家賽車手極速狂飆嗎?如果不會,你為什麼會興致高昂地認為自己可以「在家投資」呢?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對你的知識、能力、經驗與本錢都有相當程度的要求,否則是很難在這個領域長期存活的。連我自己這幾年一路下來看著身邊的朋友,從2018年誤判中美貿易戰爭、2020年受到疫情重創的人,還是2022年最近因為FED升息而受傷的投資人,還真的是一波一波像海嘯一樣淘汰不同領域的「在家投資人」。連我自己都會擔心自己不知道能好狗運多久?你一般沒有做好準備的人,真的不該輕看「在家投資」這件事情會需要付出多少多大的代價。

    2020年全世界因為covid19經歷一場大封城,企業停工採取遠距工作,越來越多人work from home。網路證券交易公司Robinhood Markets,推出低成本簡易交易的下單軟體,在封城時期獲得廣大群眾的使用,市場很快反轉向上,投機主義席捲整個金融市場。台灣其實也是司空見慣,我記得在20072008年股市快速上漲的那個年代,也是非常多人選擇離開職場在家投資。不久市場旋即反轉,出現史上難得一見的美國次貸金融風暴,我想當時五、六成的人應該都像死在希臘神話搭著太陽船通往極樂世界的冥河一樣,淹沒在冥界之河被石化成廢棄雕像,久久無法回到原本最佳的狀態。

    更多時候,眾人只是因為市場情勢大好太久,預期過去的趨勢或氣氛可以無限制地延續下去,就以為可以在家投資。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2019年下半,我在社群軟體社團中看到有人說要開始選擇勇敢,決定要離開職場在家投資期許自己成為專業投資人。2020年三月,市場因為新冠肺炎全球封城,金融市場大血洗,我不知道那些人現在是不是還睡在公園?

    對我自己來說,成為專業投資人本身就是一個負擔,你終究要對部位的成敗負責,而且這個結果會直接對你家庭生計產生衝擊。除非資產能累積到能讓我無憂無慮病老終死,還能照顧子孫的程度,那我永遠都還需要跟市場競賽。我能持續贏到什麼時候?我什麼時候會不小心踩雷摔跤?為了持續獲利,就一定要保持夠大的部位,而有部位就有風險,可是輸一次就會讓人生倒退十年,重新開始,這種心情,肯定比你上班還更加戰戰兢兢。所以,你也不難明白我們這種財經領域的人,比較多見的都還是開課、寫書或是弄個投資團隊的,除了知識變現又可以擴展不同的收入來源,更能幫助自己找到一點社會身份。

    我當然不是要否定專業投資人這件事情,我只是要為「專業投資人」這個名詞做點平反,它並不是什麼真的非常厲害的事情,一般人不要用過於傳奇或是神秘的色彩來看待它,在我認識的這些人裡面,表現差的跟表現好的一樣的多,而就像基金銷售一定要掛的台詞,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現在表現得好的也不代表他以後還是可以一帆風順。既然如此,奉勸你不需要把「在家投資」當成一個特定的目標,因為它對你的一生不見得有正面的回報。

    說穿了「專業投資人」不過是眾多職業當中的一種,只是它有「在家工作」與「自己養活自己」的可能性。隨著疫情過後,越來越多人也越來越多公司發現讓員工WFH也是一種可行的型態,創業也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並沒有非得靠投資不可。

     況且,專業投資人並不一定需要離職,如果你真的非常嚮往投資的領域,你就去找投資領域的工作,去考普業高業去當營業員,去銀行當理專,或是當保險員,去投顧當研究員,去當交易員等等,靠金融職場慢慢累積你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這才是正途。如果你經過這些過程,你還是對投資不擅長,那你應該不是走錯了路,就是不適合走這條路,你還想把工作辭掉想要在家理財,我看結果也是凶多吉少。另一方面,我認識更多一邊在其他領域職場工作同時也是專業投資人的人。也就是說「在家投資」不代表你的績效會更好,投資績效好也不代表你必須捨棄原本的專業與工作。你只要有心沒有走入偏門,投資這件事情完全可以自學,而且是可以達到相當不錯的成果。

    如果你只是為了逃避工作而選擇「在家投資」,我反而會替你的前途感到堪慮。如果投資與職業是可以共存的,你應該重新思考的事情是,你會如何在你人生中定位你的工作。這裡並不是要跟你討論如何在職場成功的心靈雞湯文,而是要你把工作跟投資這兩件事情分成兩個維度來看待。如果你的能力跟資本都已經具備齊全,職場環境變成你的負擔與拖累,而且有諸多職場政治上的不愉快,成為一個理智而成熟的專業投資人,當然也未嘗不可。

    就像前面所述,一旦你離開職場多年,特別是轉職成為在家投資者,你就再也回不去原本的職場了,除了看盤下單,你能規劃自己的時間與人生嗎?無所事事是你真的理想中的生活嗎?職場對我們來說,除了是收入來源,它本身也是人際關係與社會地位發展的好地方。「在家投資」某種程度算是一種退休,也像是一種創業。一般來詢問我的人,我還是會問他對於工作的態度。一個好的工作與職場環境,最重要的是同事之間的相處,平常聊聊八卦,放假偶爾吃飯聚會,或是在公司中找到幾個有相同嗜好的朋友,這都不是「在家投資」能給你的。此外,一般的工作還會讓你保持生活的規律,不至於醉生夢死。

    我並不認為成為專業投資人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相反地,它是一個極具挑戰且漫長的市場競賽。你的人生除了投資賺錢,還有家人、閱讀、音樂、文學、歷史、藝術或是其他休閒娛樂,你真的需要好好重新思考專業投資這件事情,我只怕你會有錯誤的期待。投資專業並不表示你要追求卓越的績效或是跨足更深的風險,每個轉折都要進出,人生的面向很多元,當你有能力持續累積資產,而且你可以長期獲得合理的報酬,就算只是定存也能讓很多人過著小康或富裕的生活。反而是那些以為自己很專業,卻在投資半路上跌倒的投資人會一蹶不振,想要重新翻身需要冒的風險更高,這樣來說專業投資真的是一條不歸路。

    我並不是要論斷每個人是否該往專業投資人這條路,我只是要提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走這條路,投資理財本來就是一種終身學習的一環。我覺得在生涯規劃中,你只要有比一般人略好的投資能力,當累積到一定資產的時候,你本身的收入來源就不會只剩薪資。如果你現在的工作除了討厭的老闆以外,同事都算好相處,工作也是你擅長的領域,時間投入又還可以勝任。那我反而覺得這才是理想中的生活狀態,也是一般人應該追求的正常人生,你應該逐步提升自己理財的能力。既不用割捨原本的生活方式,而且能達到合理的投資成果。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專業投資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