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04-05

裝潢這條路(2)

o

    一談到裝潢,大多數人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著美輪美奐的雜誌照片,或是一些論壇上網友分享的「裝潢開箱文」。新房子,新家具,新油漆,就算不能引人入勝,但怎麼樣也都不會讓人討厭。

    但若非自己走過一次,我可能到現在還看不清楚,其實那些雜誌上分享的照片,多半充滿了設計師的「炫技」,而那些看起來是網友自己隨便就能規劃做好的分享文章,其實都得來不易,那些能自己設計裝修的網友若非相關業內,或是有相關的專業背景,絕對不可能是第一次裝潢的菜鳥。

    只要你跟一個人談論到裝潢設計時,若那個人開口閉口都是在設計風格打轉,那我可以跟你保證,那個人一定不懂設計。我們菜鳥業主一開始總是滿頭霧水,想到要開始裝潢了,就先去房屋買賣附設的裝修網站或是裝潢電視台的官網,看看到底什麼是「鄉村風」、「北歐風」、「工業風」、「宮廷風」、「古典風」、「現代古典風」、「現代簡約風」或是一堆莫名其妙的風格分享。畢竟,透過視覺的傳達,對「菜鳥業主」來說,是最簡單進入的方式。但是,「風格」對於業主來說,其實是最不重要,而且是最末端才需要重視的事情。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在進入風格之前,多數業主沒有想過,自己生活的重心是什麼?生活的方式是什麼?自己對於居住品質的要求是什麼?而裝潢能夠提供的協助或修繕在哪裡?

   我們經常亂槍打鳥的看了別人的作品,然後就開始想做這個點子好,那個設計感覺不錯,然後一個一個作筆記,想要全部整合到自己準備裝潢的房子裡。回過頭來,等到真的要裝潢施工的時候,常常不是兜不進去,就是工程施工上無法完成,又或是好幾個設計點產生衝突,你只能在當中做出取捨。在裝潢過程中,某些時候我還真擔心接到設計師的電話,因為工程上的施工,或是原本屋況的問題,我經常必須跟設計師「討論」最後做出某些妥協或是修改,才能夠繼續進行下一個工程。當然,如果你事先沒有跟設計師要求各種大小變動必須要事先告知的要求,為了效率與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設計師通常會在第一時間,在前端替業主做出決定。所以,業主經常會有這樣的經歷,就是講的跟畫的不一樣,畫的跟做的不一樣,做出來的又跟想像的不一樣。

    不要說只有裝潢時會碰到這樣的事情,在各行各業不論是電子業、金融業、營建業、理髮業、整型業到處都充滿這種現實與理想差異的「驚喜」。手機天線收訊不良,筆記型電腦的電源線會自燃,理專的建議最後總是產生虧損,預售屋的完工後的外觀造型跟模型不一樣,或是理髮店老闆拿金城武短髮的照片給我,卻總是害我以為剪完了我就可以變成型男。當然,裝潢也會發生各種不盡理想的窘事。除非你訂了一個鉅細靡遺的設計與工程合約,否則多數業主都會有類似的經驗,每次周末去現場看施工的時候,心理都會默默唸著「怎麼又不一樣?」

    這只是表示,多半業主心理與智能的狀態還沒有進入暖機的情況。就像當父母一樣,我們沒有辦法先學會當父母才有小孩,一定是臨戰才上場,需要的時候才裝潢。你覺得一個正常人或是上班族,每天拖著疲憊的身心下班回家後,周末還需要外出放鬆,會有多少的時間仔細思考自己需要什麼樣子的空間設計,或是怎樣的居家裝潢?多數的人不都是成家才買房,買房才裝潢。時間預算都有很大的限制,在這樣的狀況下,業主不被設計師或工班牽著鼻子走都很難,更何況我們多數人幾乎都沒有建築、建材、水電、工法等等專業知識,裝潢驗收入住後,才發生各種「千金難買早知道」。

    所以,我給一般的業主的建議是,如果沒有絕對的急迫性,最好讓自己有充裕的準備時間,從買房就開始一步一步規劃,不同的房型,不同的屋況,不同的坐向,就需要不一樣的裝潢。我這裡說的完全不是「裝潢風格」,而是你的parameter或著說是「人因參數」,這些parameter非常重要,它在你入住後,會馬上感受到一個房子的人因介面到底符不符合自己的生活需求,也會馬上感受到便利不便利。

    我只能說,魔鬼在細節,你要求的越仔細,思考得越深入,你得到的空間成果將越宜人居住。而且可怕的地方在於,有許多尺度上的細節與要求,跟價格無關,有要求跟沒要求的成本與價格是一樣的。重點在於你知不知道,了不了解自己的需求。每個人居住需求,似乎人人早就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但問題在於,業主沒有能力把自己的需求轉換成為設計的尺寸,工程的工法,相對應的建材直接交給工班。這時候,一個適任的設計師或是統包負責人員,他們就成為「翻譯」你的居住需求的翻譯員。如果你根本沒有明確的提出自己的居住需求,他們只能從經驗當中給你一些多數人的建議,雖然安全短打也能揮棒得分,但有時候就是差了那麼一點點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