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04-18

第一章 經濟哲學的思想架構(20)

image

1.3.2 民眾與經濟學家的不一致

    經濟學家對於世界應該怎麼樣經常有不同的看法,他們主要來自於個別專長的研究,或是價值觀的不同,所以在相同的理論下會有不大一樣的看法。就好比當台灣政府想要改革證券交易稅的時候,有些專家會從徵稅的觀點得出某些政策實施之後可以獲得多少稅收;而其他的專家在不同研究方法下,會得到當新稅制實施的時候會導致多少人避免交易而導致的稅額損失;另外有些計量經濟學家可以估算出實施稅制後,對於國民生產的衝擊。

    在價值觀上,有些經濟學家重視市場的自由與效率,而有些經濟學家堅持公平與管制,有些經濟學家關注市場的壟斷,有些經濟學家關注市場的成交量與流動性,這些都是由於價值觀的不同。事實上,就如同前章所描述的,政府只能在這些價值與目標中間,選擇相對重視某種價值觀的政策,而不能因為某種價值觀而把其他的價值觀完全忽略。這完全在於政府對於機會成本、邊際效益、政治利益與社會福利的總考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但是如果你觀察民間通俗評論家,他們意見的差異更大,原因是他們往往在基本的經濟原理上就有不一致的看法,由於他們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所以它們可以在沒有經濟原理的基礎上任意評論,你就會聽到那些評論家,更能夠天馬行空的講出一些看起來相當大刀闊斧的政策建議。例如政府為了超越南韓必須要從新回到菁英教育,或是為了勞工失去競爭力政府要提高貿易管制,或是政府要大刀闊斧的施行匯率管制或是浮動匯率。

    通常你聽到這些人的講法,都會覺得非常新奇,「唉啊,政府怎麼那麼笨,只要照著電視或網路上那些名嘴講的做,不就好了?」事實上,他們比經濟學家言詞不一的狀況更加嚴重,因為不管是教育專制或是貿易管制還是完全浮動匯率,都沒有被證明可以一體適用解決所有的問題。至少經濟學家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政府政策有它的好處,也必然有它的壞處。而這些沒有經濟基礎的言論,就好比一個醫生遇到了感冒患者,就決定幫患者心臟開刀,經過三個小時的手術時間,開刀完畢以後,咳嗽、流鼻水都好了,家屬還認為那位醫生是神醫。但如果你有基本的醫學知識,就知道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錯很大!

    這件事情的重點是,經濟學本來就不是一個有標準答案的科學,它給你基本原理,讓你有能力自行進行分析,衡量最有可能或是相對較好的決策,而不是要給你一套制式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