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原則三:人會在邊際的效用上衡量該投入多少
多數人對於的經濟決策的回答,不會只是簡單的選擇題或是是非題,而是填空題或申論題。人有經常會去衡量投入的效率,以實現某些目的的最大化,例如廠商為了獲得最大的市場分額,選擇要生產更多的高階產品還是低階產品;或是你為了增加家庭生活品質,願意投入在家庭更多的時間而減少工作時數;或是膽固醇過高的人,是否要多吃一塊肥肉以滿足口腹之慾;或是拿年終獎金用消費來犒賞自己的時候,是多買一件保養品,還是多買一雙流蘇靴,以獲得最大的滿足感。
這種在某項已經安排的計畫當中,對於每花一分時間、一塊金錢或是其他資源在分配上的調整,並對於我們原本的目標產生些微的效果,就是所謂的邊際變動(marginal change)的效用。為了比較這種效用,我們會透過邊際利益(margin benefit)與邊際成本(margin cost)兩種思考來形成決策,是一種透過比較某種計畫增加或減少的調整,所產生的利益與成本的比較,而進行決策的一種分析方式。
一般來說食鹽十分便宜,相同重量的黃金卻十分昂貴。人必須要靠鹽分來維持生命,在這種觀點之下,黃金既無法食用也無法維持人的生命。但是就邊際利益來說,人增加持有一公克的食鹽的邊際成本太低,因為食鹽容易取得,而相較黃金則十分稀有,使得群眾皆認為每增加一公克的黃金邊際利益要遠大於食鹽。這使得每單位黃金的價值遠高於食鹽。
但中世紀的非洲人卻不這樣想,在黃金礦產區食鹽經常比黃金還貴,雖然北非有豐富的食鹽產出,但是距離黃金礦區足足有一千英哩那麼遠,礦區的人沒有食鹽就活不下去,該區域異常的鹽需求經常無法滿足。這時候對於迦納礦區的非洲人來說,每獲得一公克的邊際利益超過每持有一公克的黃金的邊際成本,這使得當時的食鹽比黃金還有價值。
所以,你知道其實邊際利益的評估經常十分主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對於相同的商品有不同的評價與邊際效果,只要一項決策的邊際利益超過邊際成本,它就很容易被施行,這就是主導人們決定該投入多少的心理作用。
這種在「多少」上進行思考的不只是個人,政府的財政支出也是如此,政府並不是在有大量的國防預算或是完全沒有國防上思考,或是在要不要全民健保上思考,而是在是否要把多一點錢在教育經費買更多的學童營養午餐,還是該用在新聞局的城市行銷補助。這些該花「多少」的問題,不是牽涉到財政政策項目之間的優劣,如果減少國防預算拿來補貼教育文化,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需要國防,或是唯有讀書高。
雖然一般民眾喜歡批評政府支出,認為政府支出充滿浪費而沒有效率,但話說回來,沒效率跟有沒有用處完全是兩碼子事情,其實每一項政府支出都有其意義,國民不可能願意接受越來越少的警察,越來越差的飲用水品質,經常跳電的電力公司,或是降低醫療水準的全民健保,那些義無反顧批評政府支出的人,應該更愛自己花錢去挖地下水,自己付錢請保全,自己花錢雇請消防車,讓那些被民營公司用「資本主義」收取你昂貴的服務價格,當然其結果是很多窮人負擔不起而沒水沒電,土財主就可以享受為他們專用的警衛、醫療與基礎設施,把政府支出完全廢除,郊區沒水沒電,都市則有高昂而便利的水電可以使用,這樣台灣一定更美好,更加有市場機制,使用者付費,社會更公平!幸好,國家內還是有不少有智慧的人,才沒有讓那些在電視上謾罵的專家那些自以為聰明的計謀可以得逞。
對於公民來說,國家各項支出都有用處,所以經常只衡量各項支出邊際效益的增與減,有些期間因為地緣因素,政府比較會注重國防,有時候面對未來的產業升級,政府要重視教育文化,為了實現更好的國家治安,就要有更多的警力消防經費,有時候為了選舉與政治考量,會更重視全民醫療品質或是國家的環境保育。
0.2.4原則四:人通常會利用激勵來改善自己處境
民國一○一年四月一日愚人節,政府宣布油價解凍,每公升一次調漲三元,以減少國營事業的虧損與政府持續的補貼。當日全台灣各大加油站擠滿排隊加油的車潮,用車人無不希望在調漲之前先把比較便宜的油加進自己的油箱內。
人們經常會因為這些激勵而做出反應,油價的上漲時,人們會減少油料的消耗,鼓勵用路人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購買較為省油的小型車、油電車或是電動車,而調漲的油價,也讓國營公司不至於過度虧損而願意繼續提供相同的產品。
政府在施行政策的時候,經常需要考慮政策的激勵作用,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例如台灣一直以來水電費在國際間相對偏低,這也等於直接鼓勵國家資源可以隨意被浪費。然而,有一些已經被市場機制理念洗腦的人,認為水電費應該跟隨市場機制,用量越高的使用者應該平均單價要越低,不該採行累進費率,但幸好社會上不都是那些學了一點經濟皮毛知識,就中了毒上電視亂評論的人。
過去台灣民眾倒垃圾完全不需要個人額外付費,這方面看起來是福利很好的國家,但是這種免費收垃圾的獎勵的效果,卻讓垃圾變得更多了。台北市政府從民國八十九年七月開始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增加了市民的垃圾傾到成本,垃圾量由每年接近九十萬萬公噸降至四十萬公噸以下,這種懲罰激勵,改變了民眾的行為,讓台北市更容易落實垃圾分類,也減少了垃圾的產生、資源的浪費與環境的破壞。
所以我們知道激勵的效果有兩種,一種是增強行為的獎勵,另一種是壓抑行為的懲罰,其背後運作的原理就是先前提過的機會成本與邊際效用,而對於激勵做出反應。但激勵也不見得總是見效,眾人對於相同的激勵敏感度是不同的,例如中央銀行降息的激勵效果,並不是調降利率,隔天就會有大批採購民眾出門消費,但是可以更鼓勵依靠槓桿運作的房地產市場。
激勵如果只是口惠而不實,則經常會失敗,例如政府的道德勸說,或是某種理念的呼籲,但如果之後配合某些懲罰的威脅或是提供利誘的牛肉,就很容易產生效果,例如在某些狀況下,增僱員工或是提升員工薪資的企業可以獲得稅務減免,這樣就能提高企業調薪的意願,但對於勞動市場效率很可能又是傷害。
一般來說,人們會利用那些激勵,直到激勵都被充分運用或是消失為止。但當我們打算利用激勵來改變群眾行為的時候,除了考慮到直接效應,還要考慮間接效應。就跟吃藥會有副作用一樣,化療會殺死癌細胞也會破壞正常的細胞,當政府提高失業補助金的發放期間的時候,同時也降低了民眾積極尋找工作的意願。企業也經常利用激勵來改變員工行為,當銀行用紅利當作理專的主要薪資作為激勵的時候,也增加了銀行與理專的道德風險,他們會變得積極說服客戶將閒置資金轉作其他的投資,因為理專掌握了客戶的存款明細,在理專眼中,那些客戶的存款乘上某個獎金比例,就等於他們自己白花花的鈔票,因為俗話說的好:「別讓眼前的肥肉給飛了。」面對這些個人圖謀私利而傷害社會整體福祉的副作用,某些政府政策與法規則成為矯治這些副作用的必要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