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11-14

台灣發展「中堅企業」的春秋大夢

image

文/黃紹博

    儘管歐債危機席捲全歐洲,蔓延到全世界,德國這個工業化國家在風雨之中依舊屹立不搖。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德國經濟如此充滿活力?許多專家告訴我們答案就是德國眾多的中小企業,也被稱作「中堅企業」(Mittelstand)。

德國經濟成長的泉源

image    在歐洲一般家庭中,家庭主婦用的炒菜鍋、鍋鏟或是先生在客廳更換新的電燈泡,女兒在外拿著男友辛苦買來的兩張票券,兒子用一個金屬打火機點燃口中菸草享受吞雲吐霧之快,庭院外的抽水機與自動灑水系統,這些歐洲人的生活用具有許多都是來自於德國製造。德國三十人以下的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佔據著全歐洲。你或許以為西門子、戴姆勒、博世集團等知名的大型德國巨擘才是德國人創造出口的成就,實則相反。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從荒煙漫草之中快速地恢復,這都要歸功於三百五十萬個中小企業。受到社會主義的思潮影響,德國人不愛大型企業,德國的中小企業佔有全德國企業的百分之九九點七。其中八成公司是由十人以下的小型公司,吸收了全德國七成八的生產勞動力,更生產了五成的德國GDP。

    德國人追求極致的工藝技術是出奇有名的,而這些不斷提升自己生產效率的中小企業傳統工匠們,往往形成家族企業,由一群從小耳濡目染家族企業的後代繼承家族事業。而且這些家族企業廣泛的結合學術研究與國際行銷網路,將自己的產品銷往全球,積極的參與國際貿易,並透過競爭激烈的新興國家市場維持自己的競爭力,使得這些企業能夠全球化。

失敗的李國鼎模式

    台灣走了一條不大一樣的道路。我們過度追求政府的產業政策,崇拜李國鼎當時的採用的產、官、學合作模式,認為這套模式可以歷久彌新,成為台灣每一個世代的成功典範。

    是的,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我們成功的創造的新竹科學園區的幾度繁華,政府成功的將半導體製造技術留在台灣,靠著群聚效應與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台灣切入了廣大的點子消費品的代工與製造,我們成為了PC王國,但我們也見證了兩兆雙星(DRAM、LCD)計畫的整體挫敗。

    為什麼相同的模式,典範卻無法轉移?很可能李國鼎模式只是個運氣與時機的美麗巧合,當時就算沒有政府介入,台灣很可能還是有發展半導體與PC製造的比較優勢,政府的幫助只是讓它茁壯得更快速。

危急中的有感方案

    二○一二年,台灣電子產業在市場快速變遷之下,喪失了許多出口機會,金融風暴乃至於歐債危機,在產業集中於電子消費產品的風險之下,台灣經濟成長大大的受到創傷。政府遂在這樣緊迫的危急當中,推出了「經濟動能推升方案」。

   有鑑於過去政府利用大量資源挹注於某些特定產業,政府在新一輪的產業政策中,受到某位國策顧問的建議,台灣政府打算一改過去李國鼎策略,採行德國的「中堅企業」模式,台灣政府到底要如何帶領台灣產業走出去呢?政府給我們的答案是「推動中堅企業躍昇計畫」。

    政府的想法很簡單。首先,在台灣中小企業中選定一百五十家中小企業,每年針對五十家做客製化服務協助成長,並且每年表彰十家中堅企業,作為產業當中的模範生。

相同的裙帶關係,圖利少數的財團

    這套模式看起來很漂亮,感覺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案。從台灣既有的中小企業中,選定並扶植那些具有競爭力的中型企業,提供客製化的服務這顯然就有點曖昧。我們知道,政府可以提供企業協助的方法有許多,但大抵就是法規鬆綁、獎勵租稅、提供減免等直接干預市場的措施。

    例如一家研究人類基因技術中型企業,他們想要在國際上競爭,台灣政府就開放原本管制的人體實驗,這時候這家公司的研究一定很容易突飛猛進。或是某家關鍵化學原料生產公司,台灣政府鬆綁環境汙染規定,這時候就會大量降低化材公司的成本。或是政府提供某些特定產業的投資研發減免等稅務優惠。如果你知道政府會這麼做,企業主一定會處心積慮地成為那五十家企業,以享受政府的全套客製化服務。

    中間的矛盾與利益共生的問題就是,誰該被服務?誰不該被服務?誰選擇?如何做出決策?

    政府總是可以透過許多干預市場的辦法,給某些企業加權加分的協助。這時候這些中型公司開始創造出口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新的亮點企業,作為政府政策成功的活廣告。政府算盤算得容易,但請你仔細想想,這哪裡是德國的「中堅企業」呢?這實實在在就是扶植中型企業轉化為大型企業的另一套「李國鼎模式」而已。

政府為何保持沉默?

    當政府推出一系列推升經濟動能方案的時候,他不跟我們解釋細節,只用一句「做,就對了」想要搪塞眾人悠悠之口,這時候你就要很小心政府的作為。因為政府的力量很大也很容易被誤用。

    所謂的中堅企業模式,是描述德國既具備技術又多元化,而且又專注於提升生產力的產業模式,在德國還有廣大而且專業的技職體系教育系統支持與孕育中堅企業。台灣技職體系已經被二十年前留美自由學派的專家完全摧毀。好不容易走向美式教育體系,現在又想要從美國模式走向德國模式,簡直就是XX比雞排,讓人非常想罵髒話。

    三十年前的台灣,正是中堅企業的模範,當時的社會由農業轉向工業化,一家一田地,一戶一廠房,人人都能創業,到處充滿著中小企業,創造了台灣奇蹟。但隨著政府實施大型化的李國鼎產業政策,加上留美自由學派鼓吹揚棄技職體系,現在台灣中小企業已經被摧殘殆盡,到處只看到加盟事業或是大型企業,政府對於財團化與壟斷事業沒有管制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沒有生存的空間,現在卻來一套號稱「推升中堅企業」實際上卻是在扶植大型企業的方法在扼殺台灣經濟活力。

    這與過去的獎勵模式有何不同?

呼口號,不如辦抽獎

    遠在歐洲的英國與法國想要學習德國「中堅企業」都相當不容易了,更何況在教育、基礎設施與商業模式都與德國相距甚遠的台灣,我們竟然想要拿一個「中堅企業」的口號來作為產業政策。

    這是台灣可悲的地方,不但短視近利而且沒有長遠規劃,要像德國一樣充滿多元豐富的中小企業,政府只能從大環境做起,創造有利於中小企業的教育體系與人才,推展有利於中小企業貿易的國際外交網路,建立提升生產效率的基礎設施,只有這些看起來沒有亮點的方式,才能使得商業繁榮。

    而不是像現在選定某些公司,透過政府力量澆灌,然後形成亮點變成政績。事實上,政府經常沒有能力選出明日之星,現在是中堅的企業明天可能會落水,現在被忽略的小型企業明天可能是台灣之光。如果我們真的有能力選對了中堅企業,那就會變成另一個台積電,但如果選錯中堅企業,任意扶植中堅企業,那就會變成下一個DRAM。

    台灣政府政策一向喜愛喊口號,什麼「新十大建設」、「八么洞洞台灣啟動」、「愛台十二項建設」、「黃金十年」、「經濟動能推升方案」......與其一直喊口號,不如辦個抽獎,只要抽到「中堅企業彩券」的公司法人就可以享受政府客製化服務,提供研發投資減稅等優惠措施,這樣都比人為選定特定企業加以扶植要來得公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