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01-10

你學的是靠譜經濟學還是靠北經濟學?

image     文/黃紹博
    國際貿易的成見
    如果你跟一個人說,國際貿易的成因是來自於每個國家本身的地理資源、礦產、氣候、技術等方面(生產要素)的差異,使得國家間自然形成專業分工,各國會生產自己具有優勢的產品,來向國際上不同的國家交換資源與商品貿易,我想十個人裡有九個半都不會感到懷疑。所以,我們看到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落後國家出口原物料,發展中國家製造生產製成品,最後由先進國家進口消費,你一定會認為這就是國際貿易的全部。然後,大膽下了一個結論「台灣人是美國人的奴隸!」因為你骨子裡認為:「進口消費國是強國,落後國才製造出口。」
    這種消費贏、製造輸的成見,更隱含著進口強、出口弱的偏執概念,你一不小心就會深陷其中。這種偏差的概念,會讓你誤以為專職出口的一方是由於沒有競爭力,這一點都不是經濟學。但倒是存在於《經濟殺手的告白》這樣的小說情節當中。我們要知道,小說會賣得好的元素通常就是要"有夠唬爛",因為作家都很會唬爛(至少比你我都會唬爛許多),所以他才可以透過書籍跟你交易,讓你把錢掏出來。我們心知肚明,小說家通常都不是很好的科學家,也不是很好的思想家。
    如果我們認定貿易的成因來自於國家的先天優勢,並且會集中在其優勢之中擴大發展。照這樣的想法來推論,如果市場完全有效率的運作,我們應該看到出現單一工業國家的跡象。例如,瑞士整個國家只出口手錶,美國只出口軍火跟手機,德國只出口汽車,等等國際專業分工的極端模式。可是實際上對於現實生活的觀察是:美國既進口汽車也出口汽車,德國進口紅酒也出口紅酒,日本出口液晶電視也進口液晶電視,等等更為複雜的雙邊貿易型態。

image    比較優勢的原則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是國際貿易中很重要的基本原則,他在名詞上很難直觀了解,很容易跟「絕對優勢」混淆,而當我們講到國家優勢的時候,往往又把優勢跟競爭力結合。若不能確實了解「比較優勢」在國際貿中扮演的角色,會衍生更多錯誤性的概念。
    「比較優勢」是描述在貿易的雙方當中,縱使有一方有較差的能力,雙方依然還是可以透過貿易增進雙方的利益。
    例如,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家庭大掃除,大掃除的時候通常都是全家人一起工作,分配不同項目。我們假設媽媽擅長於家務並且具有美術天份,所以媽媽一小時可以粉刷兩面牆壁,一小時可以洗八片玻璃窗;而爸爸只剩一張嘴,話說得多卻不會做事,完全沒有美術腦袋,讓爸爸粉刷牆壁一小時只能粉刷半面(還會刷壞),一小時洗一片玻璃窗。如果你要分配兩人的工作,你會怎麼作?你會不會認為因為媽媽在所有的工作上具有較強的能力與技術,所以全部都是媽媽作,爸爸翹二郎腿看報紙?(如果這樣,很可能真實的情況是,拿來粉刷的油漆桶,被發火的媽媽直接倒在爸爸頭上。)合理的分配就會是媽媽先專心粉刷牆壁,爸爸洗玻璃窗,爸爸洗不完的部分,再由媽媽洗完,如此會達成大掃除的效率化。
    也就是說儘管爸爸每方面的能力較差,還是可以透過分配機制,只要爸爸洗玻璃窗的能力比粉刷牆壁來得好,家庭大掃除的運作就能更有效率。這時候「比較優勢」發揮了效果。而不是爸爸必須證明自己洗玻璃的能力比媽媽好,才可以參與大掃除(國際貿易)的工作。你聽起來會覺得很直覺,這就是合作雙贏嘛!幹嘛要講什麼小故事大道理?

    低價競爭的誤解
    大掃除的例子,很容易讓一般人誤解,認為爸爸可以靠更低廉的價格獲取粉刷牆壁的工作機會。或是當家庭出現新的勞動力(小孩),小孩用更低廉的價格與爸爸競爭,導致爸爸喪失工作機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那是因為把比較優勢與絕對優勢搞混了。媽媽擦玻璃的確比爸爸強,效率也更高,但是重要的是媽媽粉刷牆壁的效率比她自己擦玻璃更好,而爸爸擦玻璃比較笨手笨腳,但是因為爸爸擦玻璃比粉刷牆壁來得有效率,所以爸爸應該擦玻璃,如果增加一個小孩,不管是幫忙擦玻璃或是粉刷牆壁,整體的生產力會大幅增加,也就是說大家的收入也會增加。短期從個體經濟來看,我們可能會以為小孩的出現會讓爸爸失業,生活水準降低。事實上情況剛好相反,餅變得更大,增加的勞動力讓大家生產更有效率,同時提高全體的生活水準。
    你可能會疑惑,到底比較優勢如何在國際貿易中產生效果?那是依靠「機會成本」,也就是說媽媽放棄了擦玻璃的時間去做更擅長的粉刷牆壁,而爸爸放棄了粉刷牆壁的時間去擦玻璃,因為這樣對自己的時間分配最有效率。如果剛好相反,媽媽決定去擦玻璃,那整個經濟會犧牲很多的生產力,因為爸爸會把牆壁刷壞。所以,雖然媽媽比爸爸有擦玻璃的絕對優勢,但由於爸爸擦玻璃有較高的比較優勢,也就表示跟爸爸合作的媽媽可以獲得更高的生活水平(提高大掃除的效率,節省每個人的時間)。

    出口傷害國家?
    可是當多數專家在評論台灣的國際局勢的時候,習慣於假定能夠出口的商品具有絕對優勢,你常會聽到那些專家在媒體報紙上呼籲我們說「台灣由於沒有競爭力,所以才會在國際貿易中成為美國的奴隸。」或是說「如果台灣不提升競爭力,等到中國的科技每方面都比我們強的時候,我們將失去與中國貿易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嚴格限制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這兩種常見的偏見,可謂是完全拋棄了「比較優勢」的基本原則。
    的確,台灣的生產力整體而言比美國低,注意我使用的是總體經濟的生產力(而不是個別廠商的能力),也就是說美國整個國家在使用相同的資源下,可以生產比台灣較多產值(產出較大)。但美國依然可以跟台灣許多方面作貿易,因為我們台灣許多的廠商本身生產效率比自己研發能力強,企業樽節成本比創造自我品牌能力強,由於這種「比較優勢」,我們成功了成為美國部分企業的供應鏈。我們也享受來自美國「比較優勢」買來的「CPU」、「防衛性武器」或是波音公司的大型客機等等。
    所以,對於國際貿易最大的誤解,就是以為某個國家需要在國際上有某種最具優勢的能力,才能夠在國際上參與貿易。決定一個國家哪個項目參與國際貿易,其實是由「比較優勢」也就是自己跟自己比較的相對優勢主導。
 image  
    代工成為美國的奴隸?
    上面爸爸媽媽大掃除的貿易模型,如果我再假設媽媽的工資是一小時一百元,如果爸爸報價超過每小時一百元(媽媽就會叫爸爸去吃大便),顯然很不合理,因為工資率會與生產率匹配。爸爸整體工作能力比媽媽還糟,所以合理的報價是爸爸的薪資要比媽媽低,低到媽媽願意負擔(或是不至於讓爸爸去吃大便的程度),雙方的貿易則可以產生經濟效果。所以,假設是一小時五十元好了,這時候爸爸會對外宣稱被媽媽剝削。
    但事實上爸爸是錯的,如果媽媽選擇自己自足的生活,爸爸連五十元都拿不到。況且要是笨手笨腳的爸爸還把玻璃弄破,將會讓他自己的工資率更低,但無論如何媽媽絕對不會讓爸爸粉刷牆壁,因為爸爸在粉刷牆壁上有較高的不良率與較差的效率。所以,決定爸爸作哪件事情是依照爸爸自己的比較優勢,而決定爸爸自己工資率的是爸爸自己的生產力。
    爸爸洗玻璃並一小時領五十元,是「比較優勢」的運作結果,絕對不是媽媽陷阱或是媽媽圈套。

    靠北經濟學
    所以,當你再聽到有人評論說台灣專於低利代工,毛利率微利化是技術落後,低毛利會讓台灣薪資率更低,會造成國家整體競爭力喪失,然後,義憤填膺地呼籲台灣年輕人不要供養美國人,那你要問的是,是否有更好的答案?如果台灣人拒絕美國人的訂單,自願放棄出口與貿易的機會,我們將會讓自己變得更加貧窮。儘管毛利低,但台灣被那些金融專家講成低毛利的電子代工業,他們的員工平均薪資還是高於全體平均薪資。這難道是一種剝削?
    你應該可以明白很多電視上的專家,講的是一點都不靠譜的「靠北經濟學」。

    最後再用一個例子來加深你對於比較優勢的印象。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寫部落格?我又沒有經濟學專家的學歷,沒有財務專家的經歷,沒有獵豹的財務分析實力,沒有總幹事總體經濟的觀察力,沒有王伯達深厚經濟史觀,沒有綠角擅長各種國內外金融知識,沒有齊克用的財經分析技巧,沒有法意團隊金融商品操作與短期金融觀點的技巧,沒有才子學堂聚集網友的能力,沒有財經雜誌的通路能力,沒有大師的出貨團隊的運作,我一點絕對優勢都沒有,怎麼能寫部落格?
    我只要知道多用腦袋可以贏過學歷,而我寫作得比唱歌得好聽,邏輯分析力比修辭好,說故事比說股票行,攝影比畫圖好,喜歡旅遊勝過打球,這些就足夠了。就像你在高中選擇類組,雖然你歷史強但不是全班上的絕對優勢,但你從你的比較優勢思考,就會從自己相對擅長項目來選擇類組,懂了嗎?這就是個人的比較優勢,一種傳統卻能確實運作的經濟學原理。唯一可惜的是,個人的比較優勢無法進行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