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07-25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27)

喜歡本文請押讚好,如果跳出確認視窗,要再押一次"確認"才能成功給我一個讚唷~

image
投資的原點(消失的八十分鐘,走了一條寶貴的無辜生命,他們什麼都沒有說清楚,推託成是一場意外,就讓他進了忠烈祠。)

2.3價格的均衡

    當你了解最基本供給與需求的模型之後,你就進入最重要的市場基本原理─供給與需求的均衡,也是第一章提到的第六個基本原理。

    均衡是指多種力量交互運作的平衡狀態,在自然科學當中經常利用這種概念,例如,靜力平衡、化學平衡等等,而市場均衡也是一種類似的概念。在一般人眼裡可能會認為是一種很不尋常的事情,因為我們經常接受到價格變動的訊息,尤其經常在菜市場跟攤販打交道的家庭主婦,她們每天都要跟老闆討價還價,每天看著不同季節的蔬菜水果上架下架,不同時節打撈上岸的魚貨山產,而且天天看到不大一樣的價格。若要在家庭主婦面前講到價格均衡,她們一定會認為經濟學家是癡人說夢。

2.3.1競爭性市場

    價格若要能平順地達到均衡是有前提的。如果一個市場有許多透明的價格資訊,每個生產者提供的產品同質性高,以及市場當中有足夠多數量的買方與賣方,這會使得沒有一個人可以由個別的力量去主導市場,或是對於市場影響力微乎其微,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稱為這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價格與數量變動的速度很快,當供給與需求有變動的時候,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來到另一個均衡。

    完全競爭市場,是個體經濟當中相當重要的假設,因為它讓我們可以抽絲剝繭看到經濟運作裡面的架構與內涵,當我們在思索現實問題的時候又可以從假設的修正去研究更複雜的市場。

2.3.2均衡的模型

    如果菜籃族能更仔細觀察市場現象,她們其實會明白她們一直在均衡的運作當中。有時候轉角菜商A賣的蘋果突然在中午以後由一斤四十元改標成一斤三十五元,這時候就會有許多人向那家攤販A購買頻果,接下來會發生兩種事情,一種就是一斤三十五元太便宜了,結果攤販A的蘋果全部賣光了,這時候只能向其他家購買一斤四十元的蘋果,市場恢復均衡了。另一種狀況是,一斤三十五元也沒有賣完,但是附近商店發現自己的蘋果銷售量比平常少,又發現有人賣三十五元的價格,這時候假設他認為他的產品跟對方沒有太大差異,加上供給原理所謂的預期改變,攤販可能會開始降價成三十八元、三十五元或是用更低的價格以減少自己的庫存,這時候這個小型菜市場的蘋果價格就往三十五元的均衡改變了。

    就如同我們在國中數學學過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求解,當我們把兩個方程式連力的時候,就可以找到同時滿足兩個方程式的數量解。在經濟學也是,我們從前幾節得到了概念上的供給與需求方程式,當我們求得的數學解,就是經濟學家認為,在這個狀態下可以同時滿足供給與需求兩方條件,市場最有可能出現的穩定價格與數量。

image

圖、供給與需求的均衡

    如附圖,我們看到當供給跟需求兩方力量互相運作的時候,我們可以預期市場最後會停留在均衡的交叉點。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我們先看上方剩餘的區域,如果價格停留在P上方的區域,我們可以觀察到供給量在Q2大於需求量Q1,此時供給由於超過需求而出現了Q2-Q1的剩餘,廠商發現自己有過多的賣不出去的物品時,最合理的反應就是降低價格,市場價格水準開始下降以後,就會增加了需求量同時也降低了供給量,如果還有剩餘,就會再進一步下降,直到沒有剩餘的均衡點為止。

    如果價格降得太多會如何?你也不用擔心,如果價格降到P以下的位置,這時候對應的需求量是Q2超過供給量Q1,此時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Q2-Q1的短缺,如果市場出現了短缺,想買的買方發現用目前的價格買不到商品,市場會出現搶購的熱潮,這時候廠商便開始發現自己可以提高售價而且還不會降低銷售量,跟剩餘的原理一樣,當價格上揚的時候減少了需求量,也增加了供給量,如果市場還是短缺,價格就會進一步再度上揚,直到P的均衡點為止。

    在剩餘與短缺的市場力量牽制之下,價格會趨於穩定,當然在簡化的模型中是一個恆定的明確點,但在經濟學家的眼光來看,長期來看均衡價格經常是在某種價格水準區域中間,當然不是一個恆定的單一定價。所以,你經常在電視上或財經媒體看得到很多人說:「當供給量超過需求量時價格就會下跌,如果需求大於供給價格就會上漲」是一種供需定理,是在描述偏離均衡時市場會走回均衡的一種市場慣性。

    你如果想到另一個問題:「等等,既然市場上價格經常變動,難道市場價格從未達到均衡過嗎?」並不是這樣的,達到均衡的價格穩定與市場上價格的變動,經常都是同步發生的,其實大多數人都忽略一個顯而易見的常識,那就是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也是經常變動的。我們在之前討論到非常枯燥而且無聊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變動,這時候就要完全發揮作用了。